一个消失的儿童励志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
近几天又双叒叕发生了一些事,鄙人突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小学三年级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小萝卜头”的故事》,讲述了革命后代"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公元1941-1949年))在狱中艰难学习成长的故事。恰巧本人小孩也读三年级,我赶紧翻开她的语文书来,想复习读一读。
哪知没翻到。
翻到了一篇从来没有学过的《儿童和平公约》。
《“小萝卜头”的故事》在小学教材里及时地光荣退休了!
喜逢盛世告别革命正当时。
凭着记忆我寻找到了一首纪念"小萝卜头"的诗:
襁褓未逝入囹圄,野狼成群路崎岖。
阴暗潮狭终不改,霉餐伴之度朝夕。
人间地狱多难苦,学习志坚勇真巨。
爱憎分明仇罪恶,弱小身躯迎风雨。
也回忆起了30多年前语文老师上课时给我讲起的"小萝卜头"的故事。

"小萝卜头"年仅八个月时,就随投身革命的父母(父亲宋绮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母亲徐林侠)一同被抓捕到惨无人道的专门关押革命志士的监狱里。敌人用发霉的米、腐烂的菜做成发臭的猪都不吃的"牢饭"给他们吃。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小萝卜头"长到七、八岁时,却只有四、五岁孩子的正常身高,成了一个头大身子细、面黄肌瘦的孩子。
革命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非常认真,克服了没有铅笔、橡皮、作业本和教材的困难,在众多狱友的帮助下勤学苦练,写字读报。狱中没有专职老师,就拜革命狱友黄显声先生(公元1896-1949年)当老师。黄显声将军年青时曾是求学北京大学、东北陆军讲武堂文武兼备的双料高材生,"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投身抗战,是东北义勇军的创始人之一,也很乐意以平身所学自编教材,全心全意教这个瘦弱的小男孩。
"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进步很快,不到八岁就学会了写日记,能够传递情报,立志长大了有朝一日出狱,建设新中国。
不幸的是,在革命胜利前夕,"小萝卜头"与父母一起被敌人残忍杀害,同时被刀秘密捅杀的还有一名年仅6岁的杨姓小女孩难友。山城重庆解放后,"小萝卜头"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
这就是我从小受到的教育。
"小萝卜头"在狱中刻苦学习的英名至今被我铭记。
"小萝卜头"能活到今天应该78岁了,还不算太老。这些革命志士们活到今天,如果看到有些小孩在高收费的学校里,还在堂而皇之地吃着堪比当年他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吃的"霉变"但却检验合格的食物,该作何感想?是拍案而起,还是捶胸顿足,鄙人不得而知。他们为了今天的太平盛世拋头颅、撒热血,甚至牺牲了全家,却很少有人再记得他们。
革命有罪,爱国杀头的旧社会对吃猪食长大的八岁的"小萝卜头"也不放过。
70多年转瞬即过,这是一个健忘的民族。
今天,"小萝卜头"们在天上默默地看着这片为之献身的大地上发生的所有事,一定会流下热泪。
"忽闻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家孩子没有吃上"霉变"合格中餐啊,幼稚粪青,你管它呢!"




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
期望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惊一场。
原来不过只是一场误会!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满大地,天府之国,一定是美不胜收!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街市繁华依旧太平盛世,岁月静美每一天。
我想我还是要把"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我家小孩听,尽管她并没有吃上"霉变"中餐,我仍然要告诉她的是:"小萝卜头"们吃过了真正的"猪食",盛世决不是无代价的,《儿童和平公约》不是向来就有的,一定要好好珍惜机会,学习强国,天天向上。
无论何时,不可忘了来时曾经走过的路,否则,昔日重来并非不可能,历史兴亡的周期律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