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六病室》书评感言/作者:邵明
——契诃夫:“不,你说的 那不是生活!忍受痛苦,我就呐喊;目睹悲伤,我就流泪;看到卑劣,我就嗤笑;沾染污浊,我就愤怒。唯有这,这才是生活!”
——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历史。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侧重细致和全面地描绘、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而让读者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看出他们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他刻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深化为富有哲理的象征。这使契诃夫完全不同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心理大师。人物细节和景色描写也都是契诃夫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比如“下命令、禁止、坚持,在他(拉京)是根本办不到的。看上去,仿佛他起过誓,永远也不提高嗓门,不发号施令似的。说一句‘给我这个’和‘把那个拿来’,在他是困难的”(作品第五章)。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完全可以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状况和心理世界: 软弱,妥协,自欺欺人,信奉“不以暴力抗恶”。作家在揭示人物性格时一针见血,是富于形象化的点染。浓郁的抒情色彩也是本选段的重要艺术特点。契诃夫具有高超的抒情艺术才能,善于找准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巧妙地流露他对各类人物的喜恶,对生活和现实的态度,而且抒情意味常以“客观”而含蓄的笔法来表现。
感言:我们来看一下《第六病室》里的动词:下命令、禁止、坚持、办不到、拿来等等的动作描述。阿·托尔斯泰曾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是很明白的。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作,那你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写你的句子。”动词在所有词汇中最具有主动性与活泼性,能最为直接地将人物、事物、情境的本质特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焕发出文采斐然、意趣横生、感染力强的独到魅力。古今中外许多好的作品都毫不例外的印证了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我在上网文写作课时,也是老师特别强调的。
通过这些动词描述,把《第六病室》里拉京医生的软弱、妥协,直至觉醒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实拉京医生觉醒之路,就是作为医生契诃夫自己的觉醒之路。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辩论其实就是契诃夫的二重矛盾心理在斗争的过程。
契诃夫是一位罕见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在契诃夫的《札记》中有这样两句话:“我们都是人民。我们所做的一切最好的工作都是人民的事业。”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这位杰出的俄罗斯作家是再恰当不过的。契诃夫是人民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人民的事业,而他的成长和发展道路迄今都保留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然而就是这位人民作家,在苏联时期作为另类而被“蛤蜊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