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一)打针有些疼

2022-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书璐

父母的爱都深入大海,但质量有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打针有些疼

孩子的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就说打针这件事,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对打针,并不是一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况由此带来的一些心理影响,还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这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小孩子其实很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孩子是会听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早点痊愈。

“妈妈觉得圆圆很勇敢,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没事。”我的话给了她鼓舞,让她举得自己勇敢;又给了她退路,让她觉得想哭也没事。我和她说话时的表情始终是愉快而轻松的,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事。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有几个原则。

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比如告诉孩子他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三是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了一次萌发的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是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是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纸下谈兵】

        上周和月亮爸一起带月亮去打防疫针,由于她每次出门都以为要去WD玩,口中会念叨“达达~达达~”,我难免有些担忧。

        故而,出发前和出发中我都在尝试和月亮交流此次出行目的。并在讲到打针的时候,在她胳膊上轻轻按一下。她似乎也开始有所明白,神情从兴奋转而有些淡然,小手抓着我的手,我才发现她有些小紧张。

        社区医院很快就到了,抱着她走上二楼,登记后来到打针室坐下,我开始脱下她袖子时她便有些挣扎,医生提示我腿夹住她腿时,她就明白过来,开始大哭。扎针,推针,拔针,医生很利索,3秒钟结束。月亮仍然在哭,显然是疼的。对于1岁3个月的宝宝来说,疼~哭~是必然的。但是,最终月亮真的并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很久,只是在半个小时的观察期间,觉得委屈在我怀里哭了几次,就开始由月亮爸扶着爬楼梯去了……

        我丝毫没有期待月亮这么小就表现出忍耐和勇气,只是确实不想实施哄骗,因为我想给出我对她的最大信任,信任她能听懂,信任她有被告知权,信任她是一个可交流的孩子……

信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