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散文

心读《老子》| 40. 孩子是成年人的救世主

2022-11-04  本文已影响0人  之衡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大义】

“道”周行而不殆,我把它运动的规律称为“反”。

“道”的效用,表现在柔弱上。

天地万物,皆生于“有”。而一切 “有”的开始,又是以“无”为本。

【心读】

1.

本章一共四句,但每一句都很重要,哲学性很强。

“反者道之动”的“反”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反,二是返回。

先看第一层意思,相反。

普天之下,万事万物,都会向着自己相反的一面而运动。正所谓“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反”。

物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这些皆是常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祸中有福,绝处逢生。福中有祸,居安思危。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

人是一种渴望永恒的生物,而事实上,我们终究敌不过这宇宙间一个不变的法则,这个不变的法则就是“变”。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相对的世界。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如流云般变动不居。这就是佛法里说的“无常”。领悟了“无常”,便能放下我执,放下对永恒的依恋。

2.

再看第二层意思,返回。

道的特性是返。返回哪里?返回真朴,返回自己原初的本性。关于这一点,老子常常用婴儿作喻。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第二十八章)这和耶稣的看法类似。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美国哲学家爱默生也说:“婴儿期是永生的救世主。为了使堕落的人类重返天国,他不断地来到人类的怀抱。”

    孩子永远是成人学习的榜样。我认为,孩子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单纯;第二,知足;第三,不执着。

    成年人的心常常被客尘所染,无法看清自己澄明的本性,而孩子却极为单纯,单纯得一如明月。单纯是生命的本质。一个人若是活得过于复杂,那么真正的智慧就难以开显。孩子的提问其实远比我们更具哲学性,而孩子对于问题的回答也常常更有智慧,更有创意。

    成年人总有忙不完的事,我们总是习惯于关注目标,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这种忽略,其实正大大地降低了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无法从细微之处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小王子》这本书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他们在车厢里睡大觉或打哈欠,只有孩子们才把鼻子贴在玻璃窗上看外面的世界。”书中还说:“只有孩子才知道他们要寻觅什么,……他们花不少时间与布娃娃玩,布娃娃变得很重要,如果有人抢走他们的布娃娃,他们就哭鼻子。”

    人生之路不见得事事顺遂,总有坎坷与磨难。成年人往往执着,我们总是难以很快地从痛苦之事中超拔出来。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可是,孩子却永远是那么善于忘记烦恼,他们总是能够做到无执无着。前一刻,还在涕泗横流,后一刻,便已笑逐颜开。我们拥有的越多,执着就越多。我们抱怨环境让我们深陷痛苦,却不知,真正的痛苦不在环境,而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执着。

    所以,老子说,人要活回婴儿的状态,在我看来,是要我们活出一种生命原初的质朴和真实。

3.

佛与道有许多想通之处。

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乘佛法典籍《道行经·本无品》中则说:“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

老子说“无”,“无”即是“道”。佛法说“空”,“空”即是“真如”。

这些说法,其实都只是名相,从根本上来说,它们殊途同归,或曰“无”、曰“道”、曰“空”、曰“真如”,其本体都是同一个。这正如阳明先生所言:“道一而已,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有二乎?”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包容。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可兼容并蓄。但是,这种包容其实是也有客观基础的,其基础就在于,儒、道、佛之间,原本就有相通之处。

儒家总体而言积极入世,但孔子在失意之时,亦有乘桴浮海之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老夫子一生从未执着,时进则进,时退则退。这就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道家总体而言逍遥游世,但老子五千言,念念不忘治国之道,可见其并非完全不问世事,否则便不会有“无为而无不为”之说。

佛教总体而言超然出世,但大乘佛法常以“悲智双运”为其核心精神,佛弟子不仅要自悟,还要渡尽无量众生。如此看来,修习佛法,仅仅拥有一颗出离心是不够的,还当有颗入世利他的菩提心。

总而言之,儒中有道,道中有佛,佛中亦有儒。儒道通,则曰“含玄妙为酒浆,玩五经为琴簧”;儒佛通,则曰“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佛道通,则曰:“以冲静为心,以大觉为教”。

人生在世,总有诸般烦恼。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烦恼更甚于从前。我们有时会寻求西方的心理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但实际上,中国文化当中,历来都不缺应对烦恼的学问,无论是儒、道,还是佛,都能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澄澈、光明、甚至是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