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外青训的差别(一)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地意识到,我们和国外的青训存在明显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又是非常复杂的。这些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在我们能想到的范围内,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造成中外青训差距的原因。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到底适不适合竞技体育?都说体育比赛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就必须有胜负,必须有求胜的欲望和决心。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一直在告诉我们,要和平,要包容。这没有错,但同时也打磨掉了我们内心争强好胜的本性。我带过太多温文尔雅的学员,他们在训练中确实十分认真刻苦,但一到对抗环节就变得过分礼貌,对手进攻,他们只是象征性的防守一下,即使被过掉,也是慢悠悠的回防反抢。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足够的礼貌和谦让,却看不到对战斗和胜利的渴望。
反观国外青训球员的状态,虽然不排除有类似情况,但大部分球员在训练时总会表现出对对抗的渴望和对胜利的追求。他们在对抗中从不谦让,像面对真正的敌人一样对待训练,甚至经常在训练中表现出更高于比赛的激烈度。并且无论是队员还是家长,对每一次对抗的胜负都非常看重,一次小小的胜利可以让整个家庭来一次聚会庆祝,一个小小的失败也足以让整个家庭全体动员,陪着孩子加练。
也许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孩子们对待训练对抗的不同态度,我们总在强调和平、谦逊、中庸之道。这使我想起了从小到大每次参加体育活动都会全体高喊的那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是在教导我们不要为了成绩而忽视其他,但我们在解读时却直接丢掉了比赛最初的意义——为了胜利。并且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如果把两句话串起来,那意思很明白:在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的基础上,在不破坏友谊的前提下,赢下比赛。这是体育比赛最根本的要求。可惜,很多人只看到了第一句,都还没有赛出风格和水平,就开始过分强调友谊第一,为自己的训练不足找借口。
都说西方文化的根本是二元对立,关于这一点,我确实了解不深。但在赛场上,这一特点却非常明显。国外的孩子在训练比赛中总是要分个第一第二出来,在他们眼里,赢就是赢,输就是输,赛场上从来没有和平、谦逊。这也促使他们在对抗中表现出高于国内孩子的拼劲,而这种拼劲,恰恰是能力增长最好的催化剂。另一方面,二元对立的习惯也使他们能将场上和场下的事情彻底分开。在场上,大家是对手,我会毫不留情地想办法击败你;到了场下,大家是朋友,我们还要一起聊天打游戏。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对待比赛该有的态度,而不是把过度的友谊带到场上,或者将场上的对立延续到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