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汴京之围》看战略
在看到一些历史事件时,我们因为不知道其中的过程,会觉得那是必然的结果,可是在知道了其中的一些相关事件时,就会对当时的决策者出的昏招感到惋惜。其实有许多事情,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就轻易的做出判断,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可能会遗憾终生。
从局部看整体,可能会让人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能站在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将会看到更多隐藏的问题,会看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听到对《汴京之围》这本书的解读,让我对战略思维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从书名可以猜到,这本书说的是北宋的事,汴京是今之开封,因为城里有条河,就是清明上河图里的那条河,被称为汴河,又是北宋之国都,所以称之为汴京。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也是这起事件引起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北宋是非常繁华富饶的。这么一个富裕的国家却被当时穷的叮当响的金国所灭,其中的缘由让今天的人觉得不解。
关于这段历史,有许多的版本,那么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历史真相,这就看那一个更接近事情发展的规律,从规律中寻找答案,应该是比较准确的。在作者的笔下,靖康之变充满了戏剧性。金兵南下,包围了开封,本来没想灭掉北宋。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变故,却使得金兵改变了目标,决定灭掉北宋王朝,还把宋徽宗、宋钦宗这对父子抓起来,带回北方。
那问题就来了,金兵为什么会改变目标呢?在金兵包围开封城的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呢?作者就是依据这个线索,展开了一场探索导致北宋灭亡的逻辑推演,由此也可以看到,战略思维的重要性,小到个人的人生规划,大到国家的兴衰,都与此有着紧密联系。
按理说,开封城陷入金兵包围,当时的北宋应该是风雨飘摇之中,可是作者在书中却用了从盛世到衰败仅用了三年。也就是说,开封城被围的前三年是北宋表面上最顶盛的时期。从文治上看,国家到处歌舞升平,经济一片繁荣,朱雀门外,张灯结彩,大相国寺外市场,车水马龙。
当时的宋徽宗在开封城东北部建立大型皇家园林,从江南运来奇花异石,其中运太湖一巨石,动用了上千纤夫在岸上拉纤,才一路运抵,在路上还拆毁了几座桥梁。在武功上,海上之盟,联合了金国灭掉了辽国。
在联合灭辽的时候,金国的一批将领看到宋朝军事实力的软弱,就起了入侵中原的野心。北宋贪图便宜,接纳了金国叛将张觉,这就成了金国入侵北宋的借口。金国的军事制度是以劫掠为目的,第一次入侵,也只想着让宋朝割地赔款,劫掠宋朝的财富,他们驻扎在开封城外施压。当时的宋朝援军纷纷赶到,其中的一支军队还打败了一支金军,这就给了他们不小的震动。
金国在与宋朝就赔款事项谈判时,一个是狮子大开口,一个是对自己的家底根本就没有数,这种情况下,即使条件谈好了,违约的现象必然也会出现。结果是宋朝无法满足金国提出的条件,致使金国认为北宋没有谈判的诚意。由于东路军获得丰收,西路军受阻,在第一次撤兵不久,那些无功而返的军队鼓动着要发起第二次入侵中原的行动。
在第一次入侵时,谈判的条款中有割地的一项,把三个重镇交与金国,当时北宋满口答应,可是事后一看那三个重镇的位置。发现这三个镇一旦失去,河北与山西将无险可守,此时北宋又反悔,那三个镇的守将也不愿意配合,这就给了金国再次侵犯中原提供了借口。
第二次的入侵比上一次的势头更猛,这一次的西路军还把潼关给占据了,这一下就把北宋最精锐的军队挡在了关外。关内的军队不堪一击,结果是金国的军队长驱直入,又一次包围了开封城。在书中可以看到,这一次的包围,金国的目的主要还是以掠夺财富为目标。
在劫掠的过程中,他们看到北宋的统治者懦弱无能,于是就产生了找一个听话的人来代替赵姓皇帝,这一结果也是在劫掠中不断升级形成的。看一下北宋的皇帝们,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甚至寸步不离京城,对外界缺乏了解。这样的皇帝,要他学会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这怎么可能呢?
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到,一个事件的演化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结局,这其中的那些相关因素,都会改变事件发展的进程。由此带来的反思,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他的视野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从没有出过家门的人,他最大的目标或许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一个走遍天下的人,他的格局意识决不会甘于眼前的三分薄田,在他的内心里一定会有更长远的规划,他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些规划而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