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
浪漫是一个外来词,又叫罗曼蒂克,是英语romantic的音译。
浪漫是一种新鲜感刺激感。再浪漫的事,如果渐渐习以为常,直至出现审美疲劳,就再也浪漫不起来了。
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里,女主角一袭白裙,坐在男主角的自行车后座上,在乡间小道穿行,多么浪漫。可是这不过是城里人的猎奇心理。如果女主角天天如此,他就不再觉得浪漫,反而会抱怨男朋友为什么没有汽车害自己日晒雨淋。甚至发出“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感叹。
男人给女人送玫瑰花是非常浪漫的,可是如果天天送,便会习以为常,再也没有了惊喜浪漫。假如有一天男人忘了送花,便会招来女人的抱怨。假如男人有一天突发奇想,不送玫瑰而改送巧克力,我相信女人也许会再次感到惊喜浪漫。
浪漫须看对象,也不可用力过猛。浪漫毕竟是两个人的事,须得对方接受才行。对牛弹琴不是浪漫,是迂腐。用力过猛也不是浪漫,是骚扰。有个男生想以浪漫的方式对心仪已久的女孩表白,便每天到女孩楼下,拉起“xxx我爱你”的横幅,又是唱歌又是大声呼喊女孩名字。有的人可能觉得浪漫,可是女孩反而感觉不胜其扰,便报了警。
浪漫须有度。把握不好度,浪漫之花结出的便是酸涩的果实。世间男男女女的内心里,大都隐隐渴望着浪漫故事,可是等到故事发生了,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事故。
浪漫多发生于恋爱阶段。一旦成了家,夫妻相处久了,激情就会渐渐消失,而进入一种平庸的日常状态,即所谓居家过日子的状态。老夫老妻,如果还像年轻人那样刻意制造浪漫,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比如你情人节赶个时髦给自己的老太婆买上一束玫瑰花,得到的往往不是深情的拥抱,而是这样的反应:“老不正经的,这得花多少钱啊?都可以买条大鱼了!”
浪漫必须因时因地而异,千万不能东施效颦,否则便弄巧成拙。
有一家媒体觉得中国人不善于情感表达,便策划了一个节目,让多年的夫妻向对方说出“我爱你”。结果很有意思。
当丈夫向妻子发出“我爱你”短信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往往是这样的:“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你有病啊?”,“你犯什么事儿了?”,“打麻将又输钱了?”。能够得到同样的“我爱你”回复的非常少。
当妻子向丈夫发出“我爱你”短信的时候,女人得到“我爱你”回复的比例稍多,但是大部分回答还是这样的:“说吧,想买什么?”,“这个月工资不是都交给你了吗?”,“又把饭烧糊了?”,当然最后还是少不了那句经典的“又输了多少钱?”
难道中国人不喜欢浪漫吗?肯定不是。平庸琐碎的生活往往会令人感到厌倦,偶尔的浪漫感觉谁都会喜欢。只是,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含蓄表达。一个微笑,给对方夹一筷菜,都是浪漫。甚至,一句“死鬼“也是一种浪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