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艰难时世中的救赎之旅

2021-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Nyakov

      1940年5月,德军发起法兰西战役。面对德军的钢铁洪流,被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法军一溃千里,法国首都巴黎宣布为不设防城市。6月14日,德军开进巴黎。在战史冷峻的描述背后,是一场法国几乎所有家庭都卷入其中的逃亡。上千万法国人突然被卷入了战争的漩涡,逃难人群挤满了道路,这就是1940年发生的巴黎大逃亡。皮耶尔·勒迈特的《悲伤之镜》就以这场法兰西民族记忆中的悲惨事件为背景,徐徐展开了画卷。

      皮耶尔•勒迈特以撰写犯罪推理小说起家,曾获得国际匕首奖。在《悲伤之镜》这部纯文学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出与犯罪推理小说相似的情节设计和悬疑设置。整个故事在一系列悬疑中开始,几条线索并行展开,最终在结尾将谜团一一揭晓。

      故事的开始是1940年4月,小学教师露易丝依约与梯里翁大夫在旅店私会,大夫答应付出1万法郎,却只为看一眼露易丝的裸体,而当露易丝照做时,大夫却举枪自尽。这一突发事件打破了露易丝平静的生活,促使她去发掘真相,却无意间发现了母亲隐瞒了数十年的秘密,因此决定离开巴黎南下。

      法军正处于“二战”初期的“奇怪战争”中,无所作为。在马奇诺防线上的马延贝格要塞中,加布里埃尔和拉乌尔紧张地等待着与德军交战,但等到面对德军的坦克,他们所在的部队却迅速溃败,两人在混乱中脱下军服,成为逃兵,随即在路上被捕,被押往巴黎。

      机动卫队小队长费尔南奉命率部将军事监狱中的犯人转移——其中就有加布里埃尔和拉乌尔,但他随身携带的水手包中其实也背负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骗子戴西雷在不同身份间不停变换,时而是记者,时而是律师,最后扮演了神父,并成为难民营中的主心骨,宛如圣人般的存在。

      就这样,在巴黎即将沦亡之际,各色人等背负着自己的秘密或罪孽,纷纷踏上了南下之路,汇入了大逃亡的人流,见证了法国史上令人心碎的一幕。小轿车、自行车、推车……以及步行的人们构成了无尽的长龙,还有军用卡车汇入其中,德国飞机编队不时出现在上空,然后扫射投弹,给逃难队伍留下一批尸体和车辆残骸。

      在这漫长的队伍中,露易丝看到,到处都是一张张脸,恰如一面面反射众生的悲伤之镜。同时,由于军事系统已陷入混乱,转移的犯人也步行加入了这支逃难的队伍,逃跑和落后者被无情地枪决,但也有很多人趁乱逃走。在这宏大的逃亡背景之下,人性的善良和丑恶,悲悯和冷漠,忠诚和背叛……一一展现了出来。

      最终,分头叙述的线索集中在一起,所有人在卢瓦尔河畔的圣米尔会合,这时,停战的消息传来,德军接管了难民营。逃亡结束了,所有谜团也就此揭晓,过去的冤孽得到报偿,人物的命运也彼此形成了新的联结。法兰西的苦难虽未过去,但希望终将到来。

      作为“天上再见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悲伤之镜》描绘了二战爆发之际的法国社会众生相,整个三部曲串联起了从一战末期到二战初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景象。

      虽然是部虚构的小说,但《悲伤之镜》考据认真,其中情节大多有历史原型,可以说是艺术化的真实。如费尔南参与的焚烧法兰西银行纸币确有其事,马延贝格要塞则是以哈肯贝格要塞为原型。作者在“鸣谢”中列举了为描写这一世纪大逃亡所参考的大量图书和报刊资料,正是这些研究为他描写诸多详实细节提供了坚实基础,从而在虚构世界里塑造了宛如真实的存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