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直接才最有力
关注的一个小岛在征集以“夏躁”为主题的诗歌,已经写了一篇《春忆》,觉得不够完美,想再写一首。
于是,最近两周,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下班途中,都在构思这首新作品。其实,灵感很早就有了,主题和结构也确定了,但在遣词造句上,总是不能满意,已经推翻了好几个版本。
推敲不成,我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复盘这次还没有完成的创作,我觉得是自己对于诗词,包括现代诗,有了新的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变得更加严格,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的文字。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起初也写古体诗或词,后来发现很难在前人浩若烟海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大唐王朝的天才们几乎没给我们留什么活路——意象、结构、比喻——哪还有什么可以发挥的空间?
宋人的唐诗写不过唐人,所以才有了宋词,元人的宋词写不过宋人,所以才有了元曲,明清小说,白话文,现代诗,也是如此。是进步,也是退步。
后来因为语文课本里收录的几首经典现代诗,比如《乡愁》、《再别康桥》、《错误》,当然还有没有被收录的经典,比如《从前慢》、《绝色》,我彻底爱上了现代诗,并且尝试写着属于自己的现代诗。
优秀的现代诗,真得是太美了!那种诗意,一见便可钟情一生。如果把一首美到极致的现代诗和四大美女同时放在面前,我也不会看美女一眼。
前段时间看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他提到好诗讲究浑然天成。翻看自己以前的作品,再对比大师们的作品,我似乎看到了好作品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或要素。
首先,用词简单,不事雕琢。
比如《乡愁》和《从前慢》,几乎都是大白话,几乎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华丽的修饰,完全以其本来面貌出现在诗句中,但就是这些简单的文字,最能直击人心,让读者产生共鸣,并且读来朗朗上口,诗意无限,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单单只是是一个“头”字,已经被诗人们写出无限地诗意。
《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愁》中反复用到的:这头,那头。
其次,不刻意押韵。
我觉得现代诗粗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美的,结构对称;另一类是非建筑美的,像是诗歌里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前者以《再别康桥》、《乡愁》、《错误》为代表。后者以《从前慢》为代表。
押韵是诗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恰到好处的韵脚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就是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去寻找韵脚,但韵脚自己却跳出来。
比如有一首《敕勒歌》,其中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韵脚与其所在的诗句浑然一体,完全没有分离感,而且极符合客观现象。
最后,好的作品是一种发现,而不是创造。
万事万物本来并没有名字,后来为了区分和传播,才有了自己的,或是种类的,或是特定的名称。诗歌所构建的世界以及创造的意境,其实本来已经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诗人们只是发现了他们,并不是创造了他们。
所以,好的诗人的好的作品只是发现了客观世界的美,并经由简单本真的文字表现出来,所以,才具有返璞归真,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那些过于雕琢的文字其实已经背离了客观世界,就像虚情假意注定换不来白头偕老,经过粉饰的文字必然经受不了时间长河的洗礼。
对于新诗的思考,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清楚了以后要追求的风格——简单、真实、直接。
这首新诗虽然写得慢了很多,但我相信,这一定会是自己诗歌写作的新高度。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