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真性情的人生
2019-03-05 本文已影响5人
嘉桐小镇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在围绕义和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过一个真性情的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
过一个真性情的人生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知识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作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
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处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事,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接人待物有一种闲适之情。这里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需求,则要活的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的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