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少年》,心底有梦,眼里有光,为什么
近日,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少年》让很多网友沸腾。梦想从来都无关年龄,只关热爱,心底有梦,眼中就有光。这样的“宝藏爷爷奶奶”,我们身边还有许多……
平均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唱少年_腾讯视频
看完了这样一个视频,对这样一群银发少年心生钦佩。他(她)们都是做我爷爷奶奶的人,他(她)们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也逃避不开身体的衰老,也体验着我们都会经历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可是活出来的人生,充满着乐观、开朗、坦然,从容,喜悦,祥和。
我就在想,为什么?相似的人生几十年,却造就不一样的当下呢?他(她)们在雪鬓霜鬟之年,还拥有孩童般的纯真和灿烂。
有一本畅销书《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作者是尼泊尔的藏传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梁冬也曾采访过明就仁波切,提到过一段话:我们对技术的变革,对于财富的变化,对于政治、经济的动荡,都会带来很多的焦虑,但是我们内在的那颗心,永远是一个重要的锚。如果你能够转化自己,转化的更加和善,更有智慧,更加平静,那就是最好的神通。
我相信,这一群银发少年们,他/她们的人生,一定找到了内心的幸福之锚。
我不一定清楚每个人的幸福之锚是什么?但在这个世界上,外在的身体、相貌,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多少,权力的存在与否,都在不断的发展着变化,比如再青春的少女,也有年老色衰之时,权位再高也有被取代的一刻,金钱再多而无力享受,带来的也是无穷的苦痛……
而传统中国文化中,提到一句吉祥的话“五福临门”,我觉得是对幸福比较全面的一个描述——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包含了构成幸福的各个因素。
一位智者——济群法师曾经对五福有过解读: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浮躁、混乱、不得安宁,一旦陷入烦恼和负面情绪时,幸福就被自动屏蔽了。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当内心被烦恼占据,幸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哪怕你拥有别人艳羡的富贵荣华,也不会带来幸福感。因为在你心中,它们都被烦恼打上了烙印。只有当内心没有烦恼,像一片无云晴空时,幸福才会不请而至。所以,解除烦恼才能身心自在,这是幸福的重要前提。
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对当下的人都非常重要。虽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我们的追求往往偏向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康宁是现代人普遍缺乏的。所以法师说:“身心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修身养性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具备好的德行,德是德行,从外在来说,是待人处世的原则和素养,从内在来说,是健康、正向的心理因素。德行不仅仅是社会的需求,更是我们个人的需要,践行道德就是在培养健康心理,铸造健全人格,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正能量,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我相信,这样一群平均年龄74岁的老人们,一定是心中有信念,身体安康,德行高洁,才能够如此的开朗乐观的面对人生。
正念是一种让我们不断倾听内心声音,发现真实自我的过程,也是让我们能够充满觉察,充满慈悲的方法。如果我们能了解自己的内心,能自在地——这种自在源自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拘无束、源自于非常熟悉自己的身心——面对外部世界,那么我们会获得更深沉浓烈的幸福、满足以及理解。
但正念的培育和养成,不仅仅是看几本书,听一些录音就可以到达的。正念的精髓在于练习,练习即道,它是存在之道、生存之道、倾听之道、沿着人生之路行走之道、与万物和谐共存之道。正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我们一次一次,一步一步的不断练习下去,如同西藏的谚语:
匆匆忙忙到不了拉萨,缓慢行走便能抵达目标。
文:一心正念
图/视频:来自网络
推荐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