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品道理《燕饥赵将罚之》

2024-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清雪

今天看了一个《战国策》的小故事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故事讲的是燕国闹饥荒,赵国打算去攻打它。

先跟大家简略的讲一下故事的内容,燕国闹饥荒,赵国打算去攻打它,楚国派出将军打算去燕国。

当将军路过魏国的时候见到了赵恢,他说:“预防灾祸的发生比发生灾祸之后再去收拾残局要更好,历史上烛之武和张孟谈的谋略却受君王的赏识,那是因为谋臣们都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不让灾祸发生。”

“我送你一笔钱不如送你几句话,你去劝说赵王,过去吴国讨伐齐国,因为齐国闹饥荒,可是还没等到成功就被弱小的越国打败了因此称霸一方。”

“现在赵王要攻打燕国也是因为他们在闹饥荒,我看这次未必会获胜,况且很有可能秦国会趁机攻打赵国,这使赵国处于历史终吴国的处境下,而现在的秦国处于当时的越国的有利地位,希望大王好好考虑一下。”

最后赵王决定不攻打燕国了。

看完这个故事想起另一个小故事,一只鸟找到了一个开口的贝壳,它立刻飞下来叼住里面的软肉,可同时嘴巴也被贝壳夹住了。

两个动物谁都不愿意松口,因为贝壳一旦再次打开,它的肉就会被鸟儿叼走,而鸟儿一旦松口,它就失去了食物。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最后它俩谁都没赢,是一个渔翁把它俩都得住了。

在工作中,如果某同事出错了,而你刚好跟他有仇怨,很多人会第一时间上前踩一脚,或者私下里找领导打小报告,希望借此让对方难堪。

可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对领导来说,他需要的是得利的下属,对打小报告的人来说,他觉得趁着对方露出软肋的时候就要狠狠攻击,出了自己心里的恶气,可对于被攻击的人来说,这很可能意味着丢工作或者被上司不喜。

在这个局面里有没有获胜者?其实是没有的,这个打小报告的人会在上司心里留下锱铢必较的印象,也会毁掉上司与另一位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其产生裂痕。

相反,如果你的同事落难了,而你愿意去帮助他一起解决难题,他的心里波动一定是感激,可很多人觉得既然跟他之间有隔阂,咱俩就不可能化干戈为玉帛,现在恨的人未来也是一样。

我觉得《燕饥》这个故事里最有智慧的人物不是赵王,而是赵恢。

赵恢说的几句话看似很简单,但是里面有好几个道理呢,你仔细品一下才会发现这个人每句话都说在点子上,没说废话。

1遇事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事情发生在想解决方案。

2你现在的强大不等于一直是胜者,当你虚弱时,弱小的敌人也会趁机干掉你。

3没有永远的强者,弱者抓住机会也有可能逆袭成为强者。 4别以为落难的人就是好欺负的对象,你盯上猎物的同时,自身也会成为猎物。

5不想成为猎物,做事就要思前想后三思后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