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散文《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诗歌一无是处,却通向灵魂

2022-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心书屋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是余秀华散文集里的第五篇文章。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它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

一个成熟的作家,我们一般可以用几个词概括他的文风,比如沉郁、典丽、诡谲、哀婉、自然等等。但这并不是说,这个作家所有的作品都是恪守某一种固定的风格。

以余秀华为例,她在小说《且在人间》里提到,她身上有极端的理性,也有极端的感性。就她的散文而言,也大致有两种风格。

当她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她的文字是克制的,如果你长时间看下去,甚至会感到有那么一点艰涩。但是,当她描写自己的情感时,她的文字就充满了诗性,细腻而舒展

之前解读的4篇散文都属于第一种,而她的这篇散文,却是第二种。

在这篇散文的第一个部分里,她写夜色中的景物,写她的心境。

院子无月色,月在我心;月季无花朵,花在我心;我爱这幽寂的,清愁暗锁的夜晚。如同从一个热闹的场合里出来,回家的路上是大块的青石板,一些玲珑的屋角翘起古色古香,茶花怒放,猫步轻盈。”

大地依旧宽容地收留着我,让我放纵,让我安静;给我沉迷,给我清醒。横店浓郁的气息在我骨骼里穿梭,油菜花浩浩荡荡地开着,春天吐出一群群蜜蜂。”

灵魂舒展,文字充满灵性。美景赋予她的文字一点诗意,她对大自然永远抱有一种信任和感恩。

第二部分,简短地写了她成名后的心态,那就是顺其自然

我无法知道我和命运有怎样的约定,我唯一能做的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地活,某一天也是顺其自然地死。骨葬大风,无须祭奠。而现在,我在一个梦境里。”

她的“顺其自然”,始于把握命运的无力感。一直以来都是命运在改变她,而不是她在掌控命运。命运给她残疾,给她不幸的婚姻,却又在她中年满心绝望的时候,给她名与利。

哭笑不得之后,她索性就“顺其自然”。当然,她心里还有一点洒脱和不羁,这让她的“顺其自然”又有了一点戏谑的意味。

她说:“人生是一个梦境套着另一个梦境,大梦如真。”

她提到了自己与友人在网上聊天。对她来说,朋友之间说说话,比成名之后那些虚幻的东西真实多了。

当现实冷酷时,我们需要梦来安慰自己;当现实像梦一样虚幻,难以看清时,我们又需要实实在在的生活来让自己清醒。

生活从未给她真正的平静,她始终需要自己去调和。

第三个部分,她写了自己成名后对真实的坚持。

我一直尽力配合命运,演好自己的这个丑角,哭笑尽兴……只是现在,命运的错位里,聚光灯打在了我身上,我能如何?我本来就是这个角色,本真即为表演。”

成不成名,她都得做自己。这是她的固执,也是她应对生活的简便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以真我面对复杂的世事。

人们对于一个突然成名的人,往往会好奇他的生活会因为成名发生哪些改变。可她却觉得,生活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而那些成名后在灯光下在舞台上的时光,和她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成名后她确实经常离开横店村,去外面见不同的人,参加不同的节目。可是,不管她去多远的地方,她最终还是会回到横店村,过她熟悉的日子。

我心孤独,一如从前”。那些热闹的日子并不长久,只有孤独才真真切切地为她所有。

第四部分,她成名后突然冒出很多“恩人”和“朋友”,不过,她丝毫不给这些人任何情面。

有的人为了名利不惜放弃本真,戴上假面具,而她冷冰冰地问他们:“带假面具入土,你会后悔吗?

第五部分,诗歌让她结识了一些真正的朋友,她称他们为“亲人”。那些相逢和离别,偶尔想起,心里还是会觉得温暖。

第六部分,里面有段话经常被大家引用,她说:“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

总有人以为她凭借着文学上的才华获得了一顶桂冠,然后就想尽办法批评她的狂妄。其实,她不过是以文学为伴,她从未为自己招揽什么荣耀。

如果她以为自己才华卓越,那为何还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出名?

第七部分,是我很喜欢的一段文字,读过后很难忘记。

别人问她“灵魂何处放”。

她说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人生是一场修行”。

难道修行没有欲望?”

她的回答是:“去掉欲望的本身又是新的欲望啊。”

她喜欢真实,喜欢做回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去掉过多欲望的坦诚?在别的文章里,她提到她以为的“修行”是“深入地理解”。

尽可能地认识万事万物,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人生,而不过多地干涉外界事物,不过多地勉强自己,这大概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吧。

最后一部分,她谈到了“诗歌的功效”。

她是个很极致的“实用主义者”,看重事物的实际功效。那些所谓的“间接影响”和一些不明显的效果,在她看来,都不是真正有用有效的。

她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让她在以别人为榜样,和做好自己中选一个的话,她肯定会选后者。

她看重实实在在的用处和效果,如此一来,当别人批评她的诗歌只写个人感情的时候,她便会直截了当地说出“诗歌一无是处啊”这样的话。

民国时,梁启超等人试图通过文学来开启民智,可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耗时长久的。

其实这些事情也没必要争论,文学本来就不是单一的。

对余秀华来说,诗歌是通向灵魂的,而灵魂是她自己的,所以她写诗写自己,她觉得很正常。

虽然她是这么说,但其实她的作品并没有都写“小我”。她在农村的时候就写乡村,去过各种大城市之后,她也会写对城市的看法。人的思想会随着经历而不断地丰富。

这篇散文,在她的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中作为后记发表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很有代表性,从中不仅能看到她不同的写作风格,更能看到她对于人生、文学、名利等问题的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