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用力学习

来读书,与有趣的人连接 | 姐姐观点

2017-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心姐姐

书籍就是飞机,就是火车,就是大道。

书籍中有着无尽的目的地和无数次的旅行。书籍就是我们的家园。

——普利策奖获得者 安娜•昆丁兰



有时候,在重复而沉闷的生活里,我们总要寻找某种刺激,好证明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


读书,是一个好办法。


它健康、无害。

当然你得读好书。

比读好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给你带来多大的启发


在这个搜索引擎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少再有人将“记住”知识视为读书的首要目的。


更多的人读书,是为了获得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就某本书能给你带来多大启发这件事以外,更重要的是——听其他人分享读书的感悟,能加倍你的感受


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没有任何两个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完全一致。



在人与人思想的碰撞中,你会发现你大脑被撩了。


坐在办公室中,宅在家里,你是无法遇到这种令人兴奋的际遇的。


我们需要与其他人,发生连接。


幸运的是,有一群人他们正在努力做这样一件事情,为读书者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场”。


布尔迪厄说,“场”是很奇妙的一种东西。

就像人的气场,无形,但令人感触深刻。


“书声”也是一种“场”。

里面回荡得不仅是读书说书的声音,更是思维闪烁的星光。



书声”是书虫部落组织的,类似于TED演讲的活动。

只不过每次活动6-8人讲演的主题都围绕“书”。

用丁布的话说就是“阅读类TED”。


书虫部落呢,则是一群在上海的热心书友,他们自发地,连续五年,举行每周一次读书会,推动市民每周一书的阅读习惯。



如今,他们更是以“书声”的活动方式走出上海。

在更多的城市,连接更多的、无可计数的对读书感兴趣的人


上周日,他们来到了古城西安。

我参加了在欧亚学院举行的“书声西安 | 思维重生”的听书活动。



开始时,并未抱着太大的期望。毕竟现在线上线下的活动太多。


但是,活动一开始就令我精神颤栗,开启high模式。

主持人和分享者的演讲都令人启发。

每个人给我一个点,让我反观自身的过去和当下,思考未来如何去过。


先说说当天的主持人,丁布


他应该是书虫和书声的“创办者”之一。

是一位其貌不扬,但一开口就能吸引你的男人。

幽默又内敛,语速极快。

每次讲话都让我觉得他既能抓住要点,关注核心,但又非常体贴顾及对话者和台下观众。


自认为是“内向者”,但总能把观众逗笑,还让人思考。


噢,对了,丁布一年读500本书,新的目标是一年1500本。

当然,他是有本职工作的。


照片中左边为黄鑫,右边为丁布


他与欧亚学院的红人老师、批判性思维普及者 黄鑫 老师的临场对话环节。实在太精彩。

双方围绕 批判性思维、读书、独立思考、高效学习等关键词,你来我往,问题与问题之间,问题与回答之间,几无空隙。

令我心底惊呼。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当时的直播视频。

网址是:

http://t.cn/RYMS9ZP


拉到 2分35秒 的部分,即可直接观看 高手之间的切磋



当天的分享主题,我的笔记,和我些许的感受,写在下面】:


1、安语: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这位讲者从自己被教育和教育的经历,指出“教育者”总是习惯给其他人目的和步骤,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让被教育者说出真实的想法,并加以引导。


到底是答案重要,还是问题重要呢?

于是,她开始培养自己的提问式思维,鼓励身边的人表达真实想法,不被所谓“标准答案”所束缚。


丁布在中场主持的时候,呼应性地举了一个例子:

为什么认同并愿意人体器官捐献的人,很多并没有去登记?

难道没有登记,就是不愿意的吗?

美国驾照更换的时候,会提问换照者——是否愿意器官捐献。

如果愿意,他们的驾照上右下角就会出现一个“愿意捐献”的图标。

人数相比主动登记的人数大为增加。


我当时做的笔记


我的提问是:


提问很重要,那么如何提一个好问题?有没有共通的模式?

另外,提问是为了获取答案,怎么回答当然也很重要。

我们要怎么做一个好的提问者和回答者呢?


比如,最近很火的999感冒广告“总有人偷偷爱着你”里面:

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姑娘,在网络上发问“手腕上的动脉在哪里?


网友温言暖语,回复道“在我心里啊”,我的小可爱,我们爱你……

这些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却拯救了生命和灵魂。



2、Frank:《思维导图》主题阅读



Frank演讲很有激情,他介绍了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对于左右脑共用开发的作用。


我平时也经常会使用思维导图,但是,


我的提问是:

经常有人绘制思维导图,依然是按照 层层分解的 线性逻辑。

什么才叫 真正的发散思维,如何去提升?



3、徐蓓:《变革》


这位资深的HRD,气质和职业一样优雅。


她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对每一位职场人提出“三问”。

第一、你是谁?

第二、你凭什么打败其他竞争者?

第三、你能为我的企业带来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下,逻辑的优势机器占了上风。

但右脑代表的不确定性、杂乱混乱、新想法,却恰恰是人类的竞争力。


冲动和勇气,本身就是财富。

不要等待别人的认可,问自己要不要进步。

世界一直在变,而人类无所畏惧。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找到联盟很重要。荣誉感能够激发人主动地投入。



我的提问是:

如何与优秀人的结成同盟?

如何找到“教练”,并让他觉得你值得合作,值得帮助?

以及,人如何与“人工智能”结成更好的同盟?



4、丁布:《右脑八卦》


丁布又来了。

他的演讲一样精彩,信息量极大,我的脑速笔速几乎快跟不上他的语速。

一年读超过500本书的人,就是这么任性。


丁布围绕 设计思维,延伸一系列的书籍和案例,最后归结到一个核心观点,即:

设计思维,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和体验为重。


前者,以人为本。

毋庸置疑,就是解决问题要从对方“人性”和需求出发。


生而为人,情感、情绪、走心,才是人类存续、连接的原因。


后者,体验为重。

他提到自己参加工作坊,需要动手和实际调研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发现:


我们失去小孩那种创造力的原因,就在于 成人太多束缚

有些事,真的只有体验之后,才发现不同。


最喜欢他的结语,让右脑拥抱不确定性:

纵身一跃,跳下去。



我的提问:

人人都承认,以人为本很好,创造力很好。

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和机构都能做到呢?

可能是因为社会对于效率的追求。体验必然要花费时间。


如何在高速运转的工作生活中,慢下来?



5、浅风:《小王子》


这是一位朗读者,她让我知道:

美妙声音的画面感不亚于一部大片。


《小王子》的故事,关于爱与信任。


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

小狐狸告诉小王子,只有被驯服的事物才会被了解

我想,爱一个人就是舍得对他花时间。

爱一件事,同样如此。


这段听得入迷,没有拍照片。


我的提问:

听说浅风辞职,去做一名 配音演员 了。

我倒是很好奇,她在追求兴趣和梦想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6、王红:幸福的建筑


人对一个城市,一个场所,最首先的印象应该就是建筑。




讲者直言她最喜欢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书,并推荐了《幸福的建筑》。

并给我们展示了贝律铭的建筑,以及著名的流水别墅、水之教堂等案例,告诉我们:

建筑容纳我们灵魂起居。



我的提问:

住一所大房子,自己喜欢的房子,应该是每个人的愿望。

然而,现实是房价的飞涨。

如何在“陋室”中依然保持“幸福感”呢?



虽然每天的时间好像都不够用,但我觉得那个身体静坐,但大脑兴奋的下午,值得被书写和记忆。


再次感谢与我们分享好书的人。


最奇妙的,不仅仅是多知道了几本好书,而是与有趣的人发生了连接


就像讲者安语说的“提问会改变人与人的相处模式”;

黄鑫老师 说的“多与牛人聊天”;

蓓蓓老师说的“找到联盟”;

王红老师说的“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心心相印的感觉”…


如果你也想与这群人发生连接,可以关注他们,并参加“书虫”的活动。


书虫西安将在本周日举行读书分享活动,不过报名快满,有兴趣可以抓紧时间再看看。后期他们应该会持续定期开展活动,网址如下(公号不能插入非公号文章的链接呢):

http://www.hdb.com/party/tpsa2.html?hdb_pos=manager_info

如果你对读书有某种不想放弃的感觉,就来与更多爱书人发生连接和共鸣吧。



毕竟,“除了爱情,没有任何事情像阅读这样让我们觉得,迟来的开始也可以如此美好。”——《越读者》



祝每个爱读书的人,也能感受交流愉悦!

对!这就是姐姐爱的期许。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