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啊深圳

立秋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3人  喵语者

前几日母亲还在深圳,对我念叨着就要立秋了,老家该变成夜寒白天热了。深圳却还是炎炎夏日的样子。

并不以为然。这个城市,一如师太写过的,不过是没有季节的都会。一年也只得炎热或者湿冷两种天气,热的时候稍一走动便是一身的汗;冷的时候却反而喜欢下雨,那种湿气和寒意就像绵密的小针,直刺入人的骨子里去;甚少清爽的时候。

就是今晨吧,嘟嘟伏在我的脸侧睡着,空调明明早关上了,却感到凉意,不由裹紧了毯子,贴着嘟嘟毛茸茸的身子继续睡去。

出门上班,窗外的风很大,不是台风吧。还落了几丝雨。到底是立秋了。天凉了。

老人对节气有种固执的信仰,不是没有道理的吧。或者是故乡的四季分明,更加重了母亲对于节气的在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小时候背过二十四节气歌。而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节气变换气候变换与庄稼种收紧密相连,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其中的关联,却靠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判断着天时和农时。

故乡地处中原。读书时同人介绍自己,常说来自郭靖想回的中原。并不是人人都听得懂这种书生气的回答。有认同感的,则可能会成为志趣相投的友人。

倘你深切地体会到四季分明,就会更觉出南国天气的枯燥无趣。故乡的夏天,是树上的蝉鸣和雨后的蛙声,是树荫下的人群,是满园的沙瓤西瓜和河边欢快奔跑的羊群;秋天里,只有"秋高气爽”四个字配得上形容那种天高云阔的感觉,田野里弥漫着豆香谷香,黄澄澄红彤彤,成熟而丰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有在秋天的早晨才能看到地上厚厚的白霜和草叶上鲜活的露珠;再没有比干燥清冷的冬季更干净的季节了,百虫蛰伏,天地重归圣洁,有雪的日子更是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比诗词里更美;只有经过了冬的蛰伏,第一支迎春花的盛开,才更能打破天地间的宁静,明丽的迎春娇艳的桃花嫩白的梨花,一树树一支支点亮了这个世间。

母校在金水河畔,上课从宿舍走到新教学楼,出了旧校门就是两侧繁密的花树。河畔遍植垂柳,夏季妩媚无比。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晃游离异乡近十年。期间几次路过郑州,都是匆忙无比,居然再没真的到金水河畔去坐一坐。三个室友,两个在郑州嫁人,东北的小关回去了哈尔滨,再也未见过了。

读白先勇先生的《树犹如此》,纸短情深。先生痛失挚友和亲人,一个人走在余生里,依然佛心不变,悲悯地看着众生。文如其人,文述其心。倘得机缘,能探访先生在“隐谷”里的居所,看一眼满园茶花烂漫,嗅一下王先生留下的桂花香,当是大幸。不知道隐谷的秋季,是何等景象。

我等俗人,终是满腔俗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