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验萃取038】越简单的模型适用范围越广,但实操指导意义
【创新、经验萃取038】越简单的模型适用范围越广,但实操指导意义越差
作者:罗黎帆老师
结论先行:就是标题这句话——越简单的模型适用范围越广,但实操指导意义越差。
分析:
越简单的模型,适用范围越广,因为考虑的要素较少才能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类型的事儿。
举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5类,它并没有说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或不同年龄的人的区别、或不同民族的人的区别,它为了适用范围更广,所以选择性剔除了很多元素,而只是从它的逻辑角度去把人进行分层。
对人进行分层的还有很多理论,看上去都是完美的框架,譬如:DISC、MBTI、性格色彩、盖洛普天赋优势测试、哈佛VIA人格力量模型、九型人格、等等等等。
每一种模型都很专业,看上去都很完美,但是小伙伴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了吗?你们做完了那么多测试之后,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为啥?
这些模型看上去无比专业,似乎可以囊括所有人类,但其实它的切入角度本身是单一的、是不完整的、是瘸腿的。
且听罗老师继续讲:
一个人的真实生活,不仅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情,也取决于外部的环境、自己拥有的条件,甚至包括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到自己选择什么人做朋友、选择什么企业或行业工作),等等等等,这些影响人生的元素太多太多了。
从经验萃取的角度,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把牛人和专家的经验进行抽象化,做成所谓的模型和框架,但从本质上来讲,你的模型框架里的元素越少,实操指导意义反而越小。
我们再举个例子:老子的《道德经》,5000多字,都是他毕生经验总结。 罗老师身边无数上了年纪的人都说《道德经》真的很好,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触。
但为啥年轻人读不出味道?或只能看到《道德经》的表层字面意思?或表层道理?
因为,
《道德经》太简化了,简化成了最精炼的观念、模型、框架。
东西很好,但缺乏实操指导意义。
企业里做经验萃取,是有实操目的的,是为了复制卓越,对吗?
复制卓越的基础是什么?是实操。
所以培训部的小伙伴们,可能也会有一个感触——组织一场理论知识型的培训特别容易,只要是个资深点的老师,都能讲的天花乱坠、自圆其说。
而经验萃取则不然,这是一个“强技能”型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并不是培训部的主要KPI,而本应该是业务部门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本应该是公司一把手的责任和眼光所在。
anyway,再不厌其烦地唠叨一次罗老师的口头禅:
罗老师无数次在强调,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框架和模型,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好经验萃取,真的需要“倾注心血”,倾注时间、倾注耐心。一定要敬畏业务部门,敬畏每个岗位的深度。
作者:罗黎帆老师
可在荔枝微课app搜索“罗黎帆老师”,听取罗老师服务过的100家企业的经验萃取实操案例复盘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