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缘
第一次听到《百鸟朝凤》,是那条新闻——电影《百鸟朝凤》的制片人迫于票房压力,双膝下跪请求网友买票去影院,支持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当时此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又是炒作,有人说是制片人用心良苦,为了吴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而不惜牺牲自己。我对于这部电影之前一直没有了解过(倒是名字挺不错),而且对吴天明导演以及制片人也是不甚了解。第一反应倒是估计又是制片人炒作吧,而且还是比较令人不齿的那种炒作。所以也就没有再多做关注。
几天后看《锵锵三人行》节目,正好也说到这一事件,才对《百鸟朝凤》及吴导演有了稍微详细点的认识。原来吴导演是国内著名的导演,曾经获得过很多奖项,我对我的孤陋寡闻深感羞愧。《百鸟朝凤》是吴导演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曾在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故事讲的是,在急剧变化、外来乐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作为传统乐器的唢呐遇到的困境。其实唢呐只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一个代表而已,传统乐器甚至是一切的传统哪一个不是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倒是节目里的嘉宾比较乐观,说现在演奏唢呐的乐人过得其实都还不错,没有电影里说的那样窘迫。看完节目,也只是喟叹一下而已!
再后来,点开了一个网页链接,是著名唢呐演奏家、中国现代唢呐第一人刘英老师去台湾交流时演奏的《百鸟朝凤》现场。当时看了视频着实为刘老师精湛的技艺而钦佩,也被《百鸟朝凤》这支曲子所倾倒(虽然我是一个乐盲)。由独特的唢呐吹出来的乐曲就真的像是群鸟在现场争鸣,彼此斗艳,朝拜鸟中凤凰一样。于是忍不住听了很多遍,也油然而生对唢呐及刘英老师的崇拜之情。
过了好一段时间后的闲暇之余,打开优酷视频,正好看到电影《百鸟朝凤》的宣传页,一下子又想起了这部电影,于是要欣赏一下这部电影的心情再也抑制不住。然后我就正襟危坐,整理心情开始慢慢欣赏这部久违的电影。
首先,电影的画风是我非常喜欢的,不是今天主流的显得有些恶俗的很艳丽的画风(即使拍民国剧,有的影视剧也是这种艳丽的画风,令人反胃),而是非常朴实的风格。而且电影道具也是下了功夫的,都很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尤其是剧中人物的庭院,让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家。非常有感觉!
剧中人物的表演也到位,不夸张不做作。陶泽如老师饰演的焦三爷充满了对唢呐的爱,渗透到骨头里的爱。对于任何对唢呐不敬甚至不在意的举动他都深恶痛绝,不能接受。那句“唢呐离口不离手”更是体现了他的唢呐无时无刻的爱,正是这种对唢呐深入骨髓的爱成就了焦三爷,使他能够习得“百鸟朝凤”,成为无双镇唢呐的接班人。焦三爷延续了无双镇的唢呐。作为焦家班班主的焦三爷是个不幸的人(没有孩子),但同时也是个幸运的人,他在生命的后半段找到了唢呐的传承人。可是命运似乎要跟焦三爷开一个玩笑,在生命的最后,焦三爷又是不幸的,他看到了唢呐行的没落,在他的眼皮底下,在他的徒弟中,在他最中意徒弟的游家班中。焦三爷是一个倔强的人,他不甘心,不甘心唢呐就那样没落下去,不甘心唢呐被洋乐比下去,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捍卫唢呐的尊严。
天明与天鸣,不知道吴天明导演是不是将自己融入到了戏里,将自己化身为了游天鸣。游天鸣没有吹唢呐的天赋,但是他心善心实、有长性、有耐性、耐得住寂寞,并且对焦三爷的话总是很认真地体会琢磨,种种品格使得焦三爷选择了他作为无双镇唢呐的接班人。事实证明,焦三爷的选择是对的。在中国社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在几乎没有人再请唢呐匠出活的时候,天鸣的师兄们也纷纷放弃唢呐的时侯,游天鸣仍然在努力坚守。这一点他没有让焦三爷失望。
游天鸣父亲的态度最能反映唢呐的没落:开始唢呐匠社会地位高,游父把自己当年想当唢呐匠甚至梦想着能吹“百鸟朝凤”的愿望强加给了游天鸣,逼着游天鸣去学唢呐;而当进入改革开放,唢呐逐渐没落,唢呐匠社会地位下降时,游父即使在看到游天鸣鼓捣唢呐也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唢呐所代表的中国的传统工艺技艺的没落,可以说是我国对外开放、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悲剧”。从这个层面看,《百鸟朝凤》是一个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唢呐没有一直没落下去,有刘英老师这么优秀的唢呐演奏家以及很多很多的民间唢呐艺人在继续传承这这项传统技艺。其他传统工艺技艺也没有一直没落下去。现在我们逐渐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家长们也渐渐引导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剧中的人物只对饰演焦三爷的陶泽如老师有一些印象,其他人都不是多么出名的演员,表演技艺当然也有一些瑕疵。但总体来看《百鸟朝凤》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豆瓣给出的评分是8.0分,我也非常赞同这个评分。相信吴导在天堂也会很欣慰,愿吴导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