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席慕蓉的自渡秘籍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渡”专题活动
今天,偶遇席慕蓉的诗《渡口》,短小精悍,一目了然,却耐人寻味。下面是诗的原文,先让我们与席慕蓉撞个怀:
《渡口》
——席慕蓉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山川,
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一片天高云淡,山青川晰的天地间,树儿撑开蘑菇扇,草儿舞动着衣袖,一缕缕清风拂面而过,一对青涩男女,他不言,她不语,手手相扣,面面相觑。接着,泪眼婆娑,晶莹剔透,直滴心底……
这何止是一首悲凉的情景诗篇,更是一幅活脱脱的爱在渡口,止而不愁,哀而不伤的惜别场景画。
人生一场,相逢是偶然,离别是必然。生命的长河中,渡口千千万,过去的都是风景,当下的随缘。苦也好,难也罢,悲也好,喜也罢,纵然有万般无奈和不舍,也不能徘徊不前。真正意义上的渡口,是灵魂的栖息地,缘分起点。以终为始,孤勇而行,唯有自渡,才是王道。
诗中,席慕蓉两次“让我与你握别”,两次“再轻轻抽出我的手”,表达了离别时的万般无奈,却终还是“忍痛割爱”“抽出了手”。“思念从此生根”“华年从此停顿”,体现了分别不是结束,而是久藏于灵魂深处,同呼吸,共成长。
情到深处,爱无言,花无期。“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都随成河的热泪滑向遥远的彼岸,不再惊艳谁,自成一景。
整篇诗简短而含蓄,悲情而隐忍。这是席慕蓉的风格,也是其自渡的秘笈。她曾经对记者这样说过:“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
写诗,爱情诗和乡愁诗是她的最爱。她出生蒙古王宫贵族之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除了爱写诗,还爱画画。情感丰富真挚,笔调温馨柔美。她有才情,有忧郁,也难免为情所困。
每当被情、郁所困之时,就静心写诗作画,在诗情画意的陶冶下,一次次渡己渡人,激起人对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隐忍”是一种情怀,“放下”是一种格局。现实中,但凡有成就的人,无不拥有着席慕蓉《渡口》的心流,“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角度,人生的每一个渡口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出现。
离别固然伤感,思念能抵岁月漫长,可伤感之后,还不是来日方长,岁月轮回?唯有自渡,才是走出渡口的最有效途径。
席慕蓉自渡秘笈不能不值得明鉴,因寂寞而写诗,因狂躁而写诗,因惆怅而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