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
前言:对于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理解,我始终认为读比写重要,如果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哪怕不写,对于汉语本身就是母语的我们来说,文笔是仍旧可以得到提升的。反之,如果我们只写不读,一味的相信“熟能生巧”的成功格言,那写作水平的提升我是持非常悲观的态度。熟能生巧也许仅仅是适应于手眼的肌体配合,而对于思维、思考的行为,就算是天赋异禀的才子,也没有一个不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之上,才会攀上更高更远的阶梯。
文学语言的学习方式:
对于学习如何写好散文,我们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阅读,而何谓正确的阅读方式,我之前也在专栏里进行过详细的阐述,那就是对其意义的淡化,重点放在文本的结构上来。前面的文章我对余秋雨的散文特点做了综合而系统的解读,今天我通过这篇文章对其具体的诗性语言特点进行深化分析。
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就像我们把一个运动员的一项运动,分解成几个动作,然后对其每个被分解出来的动作进行逐一的微观化、细致的认识和解读,最终我们就可以更为清晰的看到作品的美感来自于哪里?我们怎么去理解和运用这些美的元素。
诗化的语言是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点,它整体表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种语言的整齐感,有人说余秋雨的散文主要是学识的影响,在这里我是认可的,但单纯的学识并不会让我们的读者群体,产生如此集中的一种共振效应,这个我们可以在南帆的文化散文作品中看出,后者的学识视角并不低于余秋雨,然而他的作品在阅读群体上,却远远的少于前者,因此对于余秋雨作品的受欢迎,并不仅仅是学识的浇筑,还有文本的语言。
我们的汉语文学一直以来都注重节奏、声律和结构,我们读过的绝句、律诗、辞赋等等这些内容,都有着非常工整的节奏和声律美,我们就算不是很懂文学,读完一篇具有工整、有节凑感的文字内容,也能感受到一种我们象形文独有的美,这种美并不来自于意义,而是来自于内在的音律和整体的结构。
诗性语言的节奏美:
对于大多数优秀的散文,除了对其表达的内涵之外,作者无一不在其整体的结构上费尽心思的遣词造句,就像画一幅画一样,来完成这种文字排列的艺术之美。汉语本身给作者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先天基因基础,这也是我们的文字书法独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因为文字除了意义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完整的形象。我们来看余秋雨的这样几句内容: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风中的军旗。(未改版前的文化苦旅之阳关雪)
这一段话在之后的新版文化苦旅里是有做了修改,我在此就只引用旧版的文字,在这段内容里,我们先不要关注其意义本身,大家可以看看这三句话,在结构上就像是一首押韵的诗词,三句中有两种音顿节奏,第一句是由两个音步的五言短语组成,马蹄、呐喊、热血组成了征战古战场的那种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马革裹尸血流成河的意境。
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我们继续看后面的句子,为什么第二句作者就改成了两个音步,七言的短语组成的句子?大家可以试想如果不进行这样的长短句组合,语言就会显得极为沉闷,这里的话锋回转,也是形成了语言的错综交叉,在整体中寻求变化,从而有助于避免文字形式的呆板。我们再看看下面这几句有什么特点?
客寓柳州,住宿离柳候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旧版文化苦旅:柳候祠)
文字内容的音顿律能增强语言的声律美,尤其这样的四字格,四个音节两个音步最容易表现出这种节奏感,节奏短促的语言,直接了当的传递给读者具有节奏的语言,以及其背后的作者深切感受,让这种深邃的情感通过音律与读者交流,有时候欣赏这种节奏感,就已经能够体会一种语言的魅力。
诗性语言的音韵美: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湖梦》里这段原文:
我们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冷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即可凭吊又可休息的平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如云,藤蒿如髯,湖水上飘飘浮着千年藻台。
大家可以根据我加黑文字出现的位置和规律,细细的品味,其实就不难发现其押韵的规律,同时在这里同音色与异音色的交替,又形成了声律的节奏美:en、en、en、ai;an、an、an、ai。生硬的文字是对情感的有效传达有着天生的阻碍,为什么最古老的传情载体是音乐与诗歌而不是文字,原因就在这里。
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作者把散文注入了诗、歌、音律的元素,其目的就是提升感情的表达力量,当情感通过这种结构出现在我们面前,情感的力量是呈倍的被放大,我们心灵的感受因此也变得极为敏感。当文字传达出这种对比的信息给我们,我们就很容易的被这种西湖的辉煌与萧条产生情感的回应。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些双声,叠韵和叠声字的运用,这些字词的运用是构成语言美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之前也在张爱玲、曹雪芹他们的作品解读中提起过,这也是语言美的一个共通特点,比如我们来看这段原文:
一天一地的被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净净……咬一咬牙,狠一狠……茫茫沙漠,涛涛流水,于世无争奇(沙原隐泉);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人类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
这里我就不全部引用原文,大家可以翻阅《莫高窟》原文,前面的引用内容里,短短三句话却用了一组AABB的叠声和两个叠韵五个双声词,尤其“跳腾”这个词的选择完全是为了迎合前面双声词的并列结构,从而形成一种语言整齐划一的美感体验。
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除了这些词汇的运用,作者还对整段内容在长短句的运用上也做了同样的深思熟虑和前后的琢磨推敲,比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一场恶斗,一片死寂,一个部落被吞没了……(摘自白莲洞) ;台风来袭,宝玉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摘自风雨天一阁);顿时山啊,云啊,树啊,鸟啊,都一起屏息,只让你静静的休憩(摘自寂寞天柱山)。
余秋雨对这种整体的语言节奏感,是源于我们悠久的传统古代文学的熏陶和沉淀。因此他前期的抒情散文总会明显的透露出这种诗性的特征。
尾声:虽然余秋雨散文作品中不乏文化内涵,但如果没有这种语言的结构美、声律感,他是无法把自己的情感有效的传递给读者。我看过今天的很多散文,对于立意的构思都极为的重视,唯独在语言上还没有那么多的关注。
如何写出诗一般的散文?读余秋雨作品,感受诗性语言文学艺术之魅这也源于我们过去学习的方式一直是以立意为主要意指,似乎文学主要就是对意义的理解和认可,部分混淆了哲学、思想与文学的界限,总想通过意义来对其情感进行表达。
这就造成了我们对文本语言艺术缺少必要的重视,最终我们的文笔一直停留在对其意义的不断模仿,而忽视了语言,是情感的重要载体,语言美的敏感缺失,必然对情感表达产生截流,最终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得不到有效的互通,要想写好散文,千万别忽视对语言艺术的重点关注。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