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和人,哪个更靠谱?

2022-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潭客的语文生活

出行玩家·数据和人,哪个更靠谱?

早上8点22分。

“呀!你过来要15分钟,太远了,我把单子取消了?”

8点26分。

“您好!,我刚才接了你的订单,过来需要10分钟。”再次接到单的阿易少说了2分钟。

“时间太长了,我等不了,取消吧。”

“其实路程并不远,只是现在那都比较堵。”

“没关系,我怕我上班来不急。”

单子再次取消。

前面两个单子都比较顺利,完成的时间在8点02分,早高峰完成三单的奖励,以为胜券在握的阿易,又把自己逼到8点半的“局点”。

8点28分,一个单子再次浮出水面,还是一个五十几元的远途单。阿易原来只想接短途,因为远途要考虑返程的问题,倘若遇到空载,一点都不划算。

但此刻,容不得多想,奖励的作用拒绝理性的迟缓。

“抢单成功,请及时到接驾点接乘客。”

原本这样的大单稍纵即逝,没想到阿易还真抢到了。

“您好!我刚接了您下的订单,过来需要八九分钟。”

“可以,我准备出去,你等下在路口停就可以了,不用把车开进来。”

电话的那边都是一个个陌生的人,数据的撮合,让彼此有缘,但从声缘到面缘,需要一通电话来核实。

有太多的相识只是一听水声而已,随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隐没,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下次能彼此连线的机会从排列组合来说,也已经排到万年之后了。

二十几公里的路程,再次把车子开到远郊的乡镇。

乘客做的是房屋征收的工作,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新城,划入主城区,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

接下来如何接单返程,毕竟这里不同于城区。

以前的司机可能要到附近的车站大声吆喝揽活,现在借助数据的精准定位,或许能让返程不“孤单”。

阿易打开顺风车平台,在市内路线寻找返程的订单。

多平台操作,契合乘客的多样需求,网络时代,数据分析代替了人情,分不清谁更温暖,谁是冷冰。大家一般都把便携与实惠放在了第一位。

9点20分,上午完成返程还有宽裕时间。

每次出行,阿易都希望能完美收官,他希望的路线好比一个圆圈,从开环到闭环都回到同一个原点上。

阿易相信数据是靠谱的,毕竟这样完美的圆圈,阿易“画”过好几次。

路边处临时停车,打开双闪。不稍片刻,平台上果然刷到去往市区妇幼的单子。

确认同行,扫脸接单,拨打电话,面露喜悦。

“嗯,对不起,刚才等单太久,我叫了其它平台的车,此刻已经在车上了。”

笑脸如同花朵一般,还未完全张开就闭上了。

今天的数据完美,但拧不过要取消的乘客。

这时一副铁骑戎装打扮的交警来到阿易面前。

“这边不能停车,今天有检查。”

“好的好的,马上就走。”

难得遇到一个态度和蔼的交警。

找到一条支路停下,靠近一家面馆。

接下来连续刷到两个顺路返程单,但单子刚冒个泡就显示:单子已经被接走。

看来等返程单的不只阿易一个。

以前,车站出口的司机抢客,比的是谁声音大,谁的身手更敏捷。

现在,你看不到任何对手,但对手无处不在,出行用无硝烟的战场来形容,太贴切了。

阿易吃了碗面,补充体力。别看开车是坐着,但所谓的舒服都不能太过,坐久了就羡慕站了。

一大碗的面,女店主配了个牛肉味汤,只要4元钱,小镇里幸福感顿时就有了。

这里耗了一个小时,终于再次出现完美的出行圆圈。

目的地省人民医院,离阿易出发的地方不到两公里。

对于一个准一线城市而言,这样的距离在城市的地图上基本是重叠的。

拨通电话,确认接单,到达接乘点8分钟。

完美,太完美了。

阿易难掩喜悦的心情,他的快乐颗粒度就这么大。

顺风车赚的只是油钱,但阿易早就把这些成本都忽略了。

接乘点,闽江苑很快就到了。

拨通电话。

“您好!我已经到门口了。”

“哦,到...了呀!师傅,不好意思,我...这边临时有事,不去了,你把单子取消吧。”

“不去了吗?”阿易很想抱怨一句:那干嘛不早点打电话呢,非得等我到的时候再说。

阿易还是很绅士的忍住了。

“那,好吧...”

10点30分,阿易还有其他事情要忙,空载返程。

数据可以提供一次完美的出行,从出发到回目的地,通过精确的数据捕捉,无缝对接。

但数据对接的是人,只有人靠谱,数据才能靠谱运行,所谓的完美才能出现。

当然数据也会顺应使用者的偏好与习惯,有时候并不能给出更优化的路线。

数据和人,到底哪个更靠谱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