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生死缘(小说连载)之四/王汉文
战地生死缘(小说连载)之四/王汉文
战地生死缘(小说连载)之四/王汉文
战地生死缘(小说连载)之四/王汉文
战地生死缘(小说连载)之四
王汉文
五
这位越南女人本姓阮。她家就住在距友谊关不足10公里的山寨里。
阮姑娘从小在中越边境线上长大。她是1960年出生的。她儿时所上的学校就在边境线上。
中越友好、和平时期,她常在友谊关关口进进出出,做些小生意。她常贩些亚热带的瓜果及越南特产在边境线上卖给中国边民和中国边防军,然后再买些中国产的生活用品回家。她的中国普通话说得很流畅,比有的边远地区的中国人说得还要地道。她对中国人民有着十分友好的感情。
1978年,她嫁给了相邻山寨的一个姓黎的男人,从此改名为黎氏。
黎氏的丈夫更是一个中国通。他14岁当兵打仗,18岁作为越军的指挥官派送到中国的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三年。南京的中山陵、雨花台、长江大桥,北京的长城、天安门、十三陵以及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美好回忆。
然而,由于越南当局印支扩张思想的驱动,促使了中越战争的爆发,使两个毗邻友好、生死与共的国家变成了仇敌,两国友好的人民蒙受起灾难。就在2月17日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第一天,黎氏的丈夫便在炮火中阵亡。黎氏的家乡变成了战场,他们所栖身的木板矮平房全都被炮火燃烧成了废墟,她的年仅10岁弟弟也在战火中丧生。虽然她身怀六甲,也不明白这场战争为的是什么,但她由此而憎恨起中国人,并站在越南当局一边,拿起武器向中国人开战。
六
夜幕降临了。整个山头几乎被双方的炮火翻了个底朝天。没有一棵完整的树木,看不到一块绿色的草地,整个山头的海拔高度几乎被炮火削低了近一米。
星光在猫耳洞前的荆棘、树丛中摇曳着。山头上到处都是一堆堆被炮火炸燃的篝火,硝烟弥漫,一股股浓烈的硝烟扑向猫耳洞。
洞内十分潮湿。黎氏用干树枝、芭蕉叶垫在地上,将童大志趴放着,因为童大志的背部被炮弹炸伤并流着鲜血。昏迷中,童大志产生一种幻觉——徐良慧在军事学院图书馆向他慢步走来;徐良慧穿着军装,从战火纷飞的密林中向他跑来,他们相互呼喊着对方的名字,相互将自己的双手远远伸出、握住、拥抱……
童大志惊醒了,他所握住的不是徐良慧的手,而是越南女人黎氏的手。他被硝烟呛得咳嗽起来,他松开手,看着黎氏。他想站起来,但却没有力量。
黎氏说:“你的背后插了很多碎弹片,你的后脑上也插进了一块弹片,你最好不要动弹。”
童大志疑惑不解地问:“我们是敌人,你为什么要救我,不杀我。”
黎氏说:“因为你先没有杀我,如果你当时开了枪,我早已经没命了。”
童大志说:“你的中国话说得很好,你不像越南人。”
黎氏说:“我从小在边境长大,不仅会说中国话,就连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政治运动都知道。”
黎氏说着,唱起了一首中越友好时期的老歌:
越南,中国,江连江,山连山
共临大海,我们友谊像朝阳
共饮一江水,朝相见,晚相望
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童大志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合唱起来:
啊……
我们欢呼万岁,胡志明,毛泽东
……
童大志还想重复唱下去,但强烈的剧痛使他再一次陷入昏迷状态。
黎氏爬出洞外,拣来一些干柴和火苗在洞内燃烧着。一方面可以共同取暖、驱寒,另一方面她借着火光为童大志拨除身上的弹片。
鲜血布满了童大志坚实的后背,并且有的伤口血如泉涌。黎氏见童大志已昏迷,于是撕下自己的半截长筒裙将童大志的后背包裹起来。
片刻,童大志似醒非醒地咂巴着嘴说:“水,给我一点水喝。”他没有睁开眼睛,但嘴唇却已经干裂,起了白皮。要知道他几乎是一整天没有进食进水了啊!
黎氏四处寻找,但小小的猫耳洞那里有水源呢?情急之下,她毅然解开对襟小褂,露出一对丰满的乳房,她俯下身去,一手将童大志的嘴扳开,一手拼命地挤捏自己的乳房,可挤捏了半天,什么也挤不出来。黎氏焦急万分,她扣上对襟小褂便跑出了猫耳洞。片刻之后,她拿了一根半米长的芭蕉叶茎进来.她将叶茎放在童大志的钢盔里,然后用童大志的冲锋枪枪托捣锤.待叶茎全部捣锤粉碎之后,钢盔里便有了一些叶茎水汁。随后,黎氏便一手托起童大志的脸,一手拿起钢盔将苦涩的叶茎水汁喂到他的嘴里。
黎明时分,黎氏由于背负童大志而动了胎气,胎儿在她的腹内撞击、挣扎,她感到阵阵巨痛,接着感到自己的下身湿热起来,继面流出一大片殷红的鲜血,她也昏迷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