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知识点】糟心的南鲁党争
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孙权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皇帝。
可是成为皇帝的孙权,日子过得并不顺心。
皇帝也有皇帝的烦恼,英明果断的孙权这次犯了一个大错。
这个错误,后来直接导致孙吴帝国的分裂和没落。
重要知识点:何为南鲁党争?
南鲁党争指的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吴国内部的一场政治事件。
痛失太子的孙权,因为迟迟没有明确自己的继承人,导致吴国大臣因支持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而出现激烈的党派纷争。
当时吴国将太子居住的宫室称为“南宫”,因此这场党派纷争被后世称为“南鲁党争”,或者被称作“二宫之争”。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三国志》,看看这场糟心的南鲁党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尽量理清逻辑,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讲这件事,因为这整个事件实在是太混乱了。
五月,太子登卒。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
孙权原本不用为继承人的问题而担忧,他建国之初就立长子孙登为太子。
谁曾想孙权六十岁高龄的时候,太子孙登却先自己而去,这对孙权对整个吴国无疑是沉痛的打击。
然而悲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孙权必须要确定一个新的继承人。
于是大半年之后,孙权立他当时最年长的儿子孙和为太子。
事情到这似乎没什么问题,吴国总算是后继有人。
百官奏立皇后及四王......
是岁大疫,有司又奏立后及诸王。八月,立子霸为鲁王。
可是当时的吴国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
太子是有了,这个国家还没有皇后!国不可一日无母啊。并且按照前朝的礼法,皇帝的儿子们理应封王,这才有规矩才像话。
因此群臣们奏请孙权陛下,说陛下你应该取个老婆啊!你应该给你的儿子们都封王啊!
最开始孙权拒绝了,七个月之后文武百官们又一次建议孙权要娶老婆要给儿子们封王,孙权拗不过,于是就答应了:“好吧,好吧,既然你们坚持,那我就封‘一个’王!”
当时孙权还健在的儿子有四个,不过他真的就只封了“一个”王,这就是鲁王孙霸。
事情到这似乎也没什么问题,老孙家还是一个和和睦睦的大家庭,兄弟姊妹间仍然相亲相爱。
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
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按照常理,太子理应有太子的特权,而藩王应该有属于藩王的待遇。可是在吴国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当时的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两个人几乎同吃同住,没有贵贱之分。
这样一来吴国的大臣们就看不懂了,要知道当时的孙权已经行将就木,说不好哪天就会蹬腿,现在孙权对待两个儿子没有任何差别,他百年之后谁才是真正的继承人呢?
群公之议,以为太子、国王上下有序,礼秩宜异,於是分宫别僚,而隙端开矣。自侍御宾客造为二端,仇党疑贰,滋延大臣。 ——《 殷基通语 》
正因为孙权态度不明确,并且太子和藩王之间无差别对待,吴国群臣一方面表示担忧,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开始选择队伍,于是分帮结派的现象就出现了。
很多吴国的大臣看不下去,劝孙权说太子和鲁王不应一视同仁,不然很容易出问题。孙权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让太子和鲁王分宫居住,从此贵贱有别长幼有序。
没想到这样反而出问题了!
贵贱有别之后,鲁王孙霸原有的权利被削弱了一大截,他的心里必然不平衡,加之分帮结派的现象已经出现,孙霸索性呼朋引伴跟太子孙和正式宣战。
自此,吴国的党派纷争愈演愈烈。
据裴松之注引《 殷基通语 》记载,拥护太子孙和的人里,有陆逊、诸葛恪这样名字如雷贯耳的当世大佬;
拥护鲁王孙霸的人里,也有步骘、全琮这样的举世名臣。
可见这场党派纷争绝不是小打小闹。
当时吴国分帮结派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呢?
《 殷基通语 》中用四个字来说明当时的情况:举国中分。
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明显已经分裂了嘛!
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於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
孙权当然不是傻子,拉帮结派的事情很快传到孙权耳中。
所以孙权从一开始就严令禁止孙和与孙霸的党派行为,禁止他们与宾客往来,让他们兄弟二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奈党争的火头已经被引起,火势渐旺,不是说灭就能灭的。
这一边火势不见小,另一边老孙家自己人又来添一把火。
是后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
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於废黜。
前面说过吴国群臣奏请孙权娶个老婆,孙权后来也确实娶了一个,这就是太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吴国总算是有皇后了。
可是王夫人和孙权的大女儿全公主两个人不对付,这个全公主就是三国杀里的那位孙鲁班,历史上孙鲁班可是个狠角色。
《三国志》记载,为了排挤王夫人,全公主多次在孙权跟前说王夫人的坏话,终于把孙权给惹急眼,王夫人最后等于是被吓死的。
王夫人死后,孙和开始失宠。
时全寄、吴安、孙奇、杨竺等阴共附霸,图危太子。
太子孙和一失宠,最高兴的当然是鲁王孙霸。孙霸开始和他的小伙伴全寄、吴安这些人玩命的排挤孙和,甚至把孙和弄死都在所不惜。
太子党开始不敌鲁王党,太子党中很多中坚力量纷纷遭到排挤而下台,如吾粲、顾谭等人,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杀掉。
孙和失宠并受到排挤,太子党也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样一来,太子党的人就坐不住了。
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
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適庶之分,以匡得失。
在这样的形势下,太子党一号人物,也是当时吴国声望最高的人,陆逊被推到风口浪尖。
作为太子阵营的人,身为丞相的陆逊必须要说几句公道话,但是陆逊说什么孙权都不听。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陆逊着急了,写信给孙权说:“老孙不行的话咱俩当面唠唠!”
孙权暴脾气一上来,训斥陆逊:“我跟你唠个神马?你丫的是不是有病!?”
孙权一声吼,直接把陆逊给吓死了!
没错,陆逊被吓死了!死了!了!
关于陆逊这个人,以及陆逊的死,这里不多做介绍,我会在之后的【致三国】专题单独聊一聊,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关注。
在当时,陆逊无疑成为南鲁党争中最大的牺牲品。
就这样,太子党和鲁王党你来我往闹腾了好些年,该杀掉的杀掉,该流放的流放,该整治的也都整治完。这场闹剧是时候收场了。
废太子和,处故鄣。鲁王霸赐死。
十一月,立子亮为太子。
吴赤乌十三年,孙权废黜太子孙和,杀了鲁王孙霸,立他的另一个儿子孙亮为太子。
至此,持续多年的南鲁党争终于算是消停了。
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一大批江东人才惨遭杀戮或贬谪,吴国的统治结构实质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前,那个隐忍稳重的孙权早已不在。
迟暮之年的孙权,一个人待在幽深寂寞的皇宫之中,坐在冰冷的龙椅上,舔着刀上的血......
本专题是为了方便各位小伙伴更好的学习和研究三国历史而创建的。
专门收录《三国志》译文性质的文章。
将继续保持通俗诙谐的风格,但减少文章中的个人情感和议论,只对《三国志》中的各种隐藏知识点做深入研究。想看三国评论文章的小伙伴,欢迎出门左拐关注【致三国】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