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参加百日写作活动
若要问我为什么参加百日写作活动,还真是说不上来。自从接触《道德经》以来,一直都是喜欢无为而为地做事。譬如,每日诵读经典,不强求结果,正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在众多的经典中能够吸收几句并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真正是很大的造化了。大道至简,我想“百日写作”这样的活动其初衷也很简单,坚持100天以后,养成每日写作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所有得成功,都是来自于重复得坚持。
虽说,从参加百日写作活动到目前为止,只有17天的时间,但是,已经感觉收获满满。在这期间,我增强了捕捉写作题材的敏感度,任何事情都可以写成一篇小文章。《情真意切父子俩》讲诉的是爸爸送儿子上学过程中发生得感人故事;《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讲诉的是晚宴过程中,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提到的独特见解;《尽情的玩耍吧,在这单纯的年纪》讲诉的是孩子在小区里快乐玩耍的情景等等。付出了休闲时间,留下了美好记忆,收获了深刻感悟。最关键的是,在这17天里,阅读了4本书,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1、《成为作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5129/04f8c1045a49407b.png)
“作家”一个多么神圣的职业,或许很多人认为写作需要与生俱来的天赋,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在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这也是我的观点。有“作家”的梦想,但是,没有开始就已经望而却步。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信心。只要有文学创作的理念、方法、技巧,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这本书是美国的多萝西娅.布兰德所著,许是翻译的关系,读起来比较费解。书中提到的方法仅仅运用了两个,清晨写作和坚持阅读。虽只运用两个,已经受益匪浅,值得阅读和收藏。现在,我所进行的每日早起不看任何作品,无意识地进行写作,是书中提到的第一步。在源源不断输出作品得同时,更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提高输出作品的质量。阅读就是输入的方法,也是成为作家的必经之路。
如果,你想要成为作家,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可以参考《成为作家》这本书,多次反复阅读,实践书中提到的方法并坚持练习,成为“作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2、《目送》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715129-c3c5150d8ebf4213.jpg)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龙应台的亲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这三本书读起来没有压力,文笔柔美、温情,情节深邃、感人,一切都那么自然,如同在诉说身边的故事。
《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主旋律就是分离。看着父亲从高大伟岸、无所不能,到老态龙钟、颤颤巍巍,我们无法接受,但是必须接受。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祈祷上苍能给他一个尊严的死亡,华丽的转世。从牵着孩子稚嫩的双手,听着孩子嗲嗲地呼唤,拥抱孩子深情地依赖,到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识的快速成长,与母亲渐行渐远,我们无法接受,但是必须接受。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祈祷孩子能健康的生活,积极的成长。分离是这本书的主旋律,也是每个人人生的主旋律,要接受,不要抗拒。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715129-4197318dba331ec5.jpg)
很佩服作者能和那么多“精神病人”融洽地交谈。更佩服作者为了能和天才“精神病人”深入沟通,学习那么多深奥的知识,譬如“量子力学”、“四维生物”等等。原来,所谓的“精神病人”看到的世界,与所谓的“正常人”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你如何知道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正确的,我看到的世界就是错误的?反之亦然。也许,“精神病人”比“正常人”早一些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罢了。于是,我对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接触的人,少了些评价和指责,多了些理解和认可。
4、《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715129-2ffc274c6a2ee2bc.jpg)
这本书和《目送》一样,是第二遍阅读,依然赚取了不少眼泪。它为什么如此感人,是因为它“共情”了我,促使我更好的反省自己,教会我如何去“爱”。
“23号女生”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咋一听,多么懒惰消极的家伙,深一思,多么善良的孩子。还有些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的道家思想。不要太担心孩子的未来,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就好。
“怨妇妈妈”不停的抱怨,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别人。终于有一天,妈妈发现孩子也变成一个负能量满满的人,问题在于自己。此后,“怨妇”妈妈开始改变自己,积极生活,充满活力,孩子也变得快乐积极起来。我在前一篇文章《如何走出抑郁的泥潭》中写过,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是神圣的责任。
还有更多更感人的故事,自己去看吧,与其拿着手机刷屏,不如买些好书看看,感悟、照做、改变,惊喜无处不在。
短短的17天,提高了捕捉写作题材的能力,养成了每日写作的习惯。感悟到了:成为“作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分离是人生的主旋律,要接受,不要抗拒;对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接触的人,少些评价和指责,多些理解和认可;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是神圣的责任。
不过多地追寻写作的意义,不过多地在意写作的收获,只要坚持,效果自然而然。不但要坚持“百日写作”,更要坚持“千日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