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底捞招股书看餐饮逻辑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Miasun
看海底捞的招股书,主要想了解餐饮的一些商业逻辑和行业状况,在此简单做个笔记
业务概况
-
门店数362家(其中截止2017年底为273家),平均翻台率4.9次/天
-
人均消费94元左右,一线城市和三线人均消费相近
-
收入来源:餐厅经营占97%以上,外卖1.4%,其它1%左右
-
在中餐厅的市场份额占比0.3%,在火锅品牌中占比2.2%,均居第一(2017年)
财务情况
-
2017年营业总收入106亿,复合年增长率35.6%
-
毛利润20%左右,纯利润约10%
-
资产负债率,2017年75%,2018年50%(因为数字很异常,重点mark了出来,官方解释是因为偿还债务导致,并认为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和银行贷款可弥补这部分风险)
增长点
-
企业门店的扩张(官方披露2018年计划新增180-220家,增长至少约66%)
-
同店收入增长(推出新菜品带动闲时消费、等位时体验消费、自助购买周边产品火锅底料等)
-
新技术利用降低经营成本
业务战略及其策略
-
优质的就餐体验(个人理解,相比口味,服务是更好度量而且是差异化的点)
1.自主权/个性化,给员工更大的自主权,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2.激励/考核,用户满意度在业绩考核中的占比高
3.利用技术,利用技术提升体验,比如利用平板点餐提高点餐体验
-
供应链管理
1.创始人成立了相关食材供应或服务公司,其中分拆为a.仓储、物流服务和食材 b.装修项目 c.底料、即时火锅产品 d.羊肉产品 e.人力资源服务
2.对供应链人员给予高薪资,减少供应链风险
-
食品安全把控
1.总部专门食品安全部分
个人思考
门店扩张迅速,恐成风险
- 占用过多的资金,现金流不足(将用60%的融资用于门店扩张)
- 服务人员素质或人才储备不足,可能降低服务质量(招股书在这里有说明,目前备用店长充足,但个人认为66%的增长速度,备用店长的门槛恐降低)
- 店面增长并盈利,依赖品牌效力,一旦品牌出现风险,或对经营情况影响巨大
(同类火锅品牌,店面数有高达760家,姑且可以认为450家店仍然是边际效应递增的范围)
商业分工是各取所长
- 海底捞的竞争力在于,对品牌和门店的经营管理能力、供应链的把控,以满足消费者为核心,整合产业能力
- 我自己所在公司,目前即处在人工智能中技术生产一环,擅长的并且核心的是技术能力,对我个人来讲,也应该更注重技术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