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1000字心理

说谎——我们在怕什么?

2018-10-29  本文已影响5人  初喻

1、

前段时间看了日本世界级大师黑泽明的作品《罗生门》。这部作品也算是老作品了,这部经典作品发表于1950年。影片80多分钟,虽然是黑白图像,场景也只有河边、树林、案堂等几处,但是这部影片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却足以让人琢磨一辈子。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罗生门》是由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两部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融合改编而成的。而正是因为黑泽明将其拍成电影,使得“罗生门”一词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意味着“在复杂的事件里”每个人都处于美化自己形象,掩盖自身丑恶的一面的目的各说各话,导致事情无法还原本来的面目。

罗生门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武士死了,而他的死的过程却被强盗、妇人、樵夫和武士自己编织成了四个版本。四个人各持四个说法,因此到最后大家也没能弄清楚武士到底是怎么死的。

事情的起因是,武士和他的妻子在树林里赶路,在树林午睡的强盗看到妇人的容貌色心大起,想将其抢过来做压寨夫人。于是便耍了一些手段,把武士绑了起来,在他的面前将妇人强奸了。最后武士死于树林里。

在这里我就不赘述四个人的不同说法了,大家可以自己去品味一番原作的魅力。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各执一词,使得这件事情无法还原出本来面目,难辨真假。

强盗之所以那样说,是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所以他要展现自己的武艺是多么的高超;

妇人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她要掩盖某些东西,保住自己的名誉和贞洁;

武士之所以那样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

樵夫的说辞是为了掩盖自己偷走匕首的事实;

不得不说,人真的是太脆弱了,他们骗别人,甚至将自己也骗过去了。

就算是死了的武士,他也不想承认自己被强盗打败,身为一个武士他不允许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的事实,于是就说自己是自杀的。

强盗把自己描述的武艺高超,英勇无比,挫败武士,抱得美人归。而事实则是他为了女人可以低声下气,苦苦哀求。

而女人则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贞洁,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用眼泪来愚弄大家,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守妇道的人。

武士美化了自己作为武士的身份,掩盖了自己失败的事实;强盗美化了自己的武艺,掩盖了自己的身手其实不过就是地痞流氓打架的水准罢了;而女人美化了自己贞洁烈女的形象,掩盖了自己三两下就屈服于强盗的淫威下。

一起小小的凶杀案,事实摆在眼前,过程却扑朔迷离——每个人,每句话,都是向着自己的利益而去。在竹林中,谁都是自私自利,为自己自私自利的行为做辩护,拼命将那个自己懦弱的本质掩盖掉,而将所有的证言结合起来,反而暴露了自己虚伪愚懦的丑相。

有意思的事,影片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它把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交到了樵夫的手里,雨过天晴后,樵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至于这个结局如何看待,其实就是每个人心中看待世界的镜子了。我本来是为这个樵夫收留婴儿的行为感到欣慰,但是在观影的最后,我看到一条弹幕飘过:“樵夫:今晚有肉吃咯”,我心里一凉......


2、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人性的利己主义之恶,因为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在讲述中不断为自己开脱,掩盖自己的缺点,而正是因为如此,实际上当时事情的真相并没有人知道。

黑泽明把自己对人性的体验和思考都带入到了电影中,在他看来,人性的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每个人在人前都有着美化修饰自己的本能。比如《罗生门》获奖后,曾经在拍摄期间对电影横加指责的影院经理,却在接受采访时自吹自擂,把拍摄技巧都归功于自己,宛如上演了一幕真实版罗生门。

二是人心具有多面性。比如之前某一个艺人离婚,大家都在看热闹,虽然在言语上,大家都表示同情,但是,有些大的科技公司就大数据分析,居然得出围观者的情绪是快乐的。

三是人心的不可捉摸。这一点我在生活中与人交往倒是大有体会,不论是女生还是男生,他们总是阴晴不定的,有时候对你好,有时却不温不火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自己是非常情绪化的。


3、

虽然影片是在讲人性的利己主义之恶,但在我看来,利己主义是好的,我觉得不论是强盗、妇人还是武士,他们的做法都是无可厚非的,他们都是维护自己的面子,这本身并没有错。

鲁迅写过《面子》,他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就像晚晴的时候那个辫子,你只要一揪着他的辫子,他的身子就跟着你走。

因此我倒是觉得,这有点像是个人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的权衡。我们必须要承认,人是自私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而在经济学看来,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人人都是自私利己的,因此才会带来社会的进步。

好吧,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应该不讲道德,只是如果要把这巨大的道德包袱压在每个人的身上,就需要承担有人不遵守的后果,因为相比于所谓的大义,我相信人们反而会更加在意自己当下的面子是否受损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