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成长哲思想法

你所谓的别无选择,不过是自欺欺人?|《了不起的我》 精读1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艾睿刻聊心理

我们都有被生活“卡住”的时候,你通常是怎么应对的?是积极解决问题,还是在原地痛苦的徘徊?觉得命运不公?觉得自己别无选择?

图片来自互联网

让我们一起在《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找找原因和解决办法。这本书是我最近看过的,最有启发的一本。不打算概括整本内容一次分享,计划用拆书精度的办法,在能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放慢速度精读。

本书作者——陈海贤,是一位心理医生。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做出改变。但是一个有趣的象限,很多人抱着改变的意愿来寻求帮助,但是沟通中,他们却给不改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这些人的状态就像开车,用力踩着油门,想要快点突出重围。但同时,另一脚却狠狠踩着刹车。浑身的精气神,都在这样的内耗中消耗殆尽,疲惫、痛苦,不知道出路在何处。

作者告诉我们,想要改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回“选择”的控制权!面对改变,我们始终可以选择!你所谓的别无选择,不过是自欺欺人。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有人会质疑,自己因为家庭,因为过去的经历,因为不公平环境等等事实,确实处在别无选择的境地,怎么能说是自己选择了不改变呢?其实,给自己找的各种不改变的理由,正是你做出的不改变的选择。

这种逃避的做法有着很深的心理因素,你可能不曾察觉,让我跟这作者,一起探寻一下自己的内心。

1. 我们是因为什么放弃了选择和改变?

到底是什么束缚了我们,让我们画地为牢,以为别无选择?作者给出了两个原因。

图片来自互联网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有这样心理的人,他在说自己别无选择时,其实潜台词是“这不是我想要的选择”。他是因为假想的情况没有出现,所以“放弃”了选择。

但是,要决心改变,就要知道,我们要做的选择,必须基于当下的现实,而非脑中的理想情况。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未来那个遥不可及的完美结果,而是能带我们走出当下困境的具体行动。

第二,不愿承担对自己的责任。表面上看,我们都希望有更多选择。但是,实际行动却证明,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逃避选择。因为有选择,但自己没选,而且还因此过的不好,这会带来“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错”的巨大心理压力,所以相比于因为自我否定带来的痛苦,很多人宁愿选择“别无选择”。

同时,强调“对错”的思维方式,会在脑中假想一个受害者还施害者。只要一个人相信自己“别无选择”,他就会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不改变的责任统统推给了家庭,过去经历甚至是社会这些假想的“施害者”身上。这份心理上的安慰,让不少人甘心留在原地痛苦的挣扎。

2. 出路在哪里?

如何摆脱上述的困境呢?作者提到,要把思路从“谁对谁错”,转移到“有没有用”上。仔细琢磨一下,就算找到了所谓的施害者,又能怎么样呢?我们想要的不是追责,而是改变。把责任推给施害者,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显然,这样做没有用。不管你认为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不改变的痛苦结果,还是要我们自己承受。

所以,当你再给不改变找理由的时候,问问自己,这有没有用?这样能够帮助自己,走出自己画下的牢笼。

3. 改变需要勇气

知道出路,并不意味着就能改变。改变会带来很多如焦虑一类的负面情绪,意味着你得走出舒适区,这些无形的压力,导致很多人半途而废,回到原地。面对这一切,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图片来自互联网

前几天分享了一本《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在书中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案例。他年轻时,因为进取心强,想快速进步,就给自接诊的日程安排的特别满,其他同事下午4点半下班,他要工作到8,9点,工作特别累,而且妻子还抱怨他挤占家庭生活的时间。走投无路的他向主任求助,主任表示同情,并说:“你有麻烦了”。他追问主任改怎么办,希望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主任只是强调:“你确实遇到麻烦了,而且跟你的时间安排有关,但是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派克气的够呛,觉得主任不可理喻。

但是三个月后,他逐渐意识到,主任是对的。接诊的数量以及时间安排,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想做最出色,最努力的医生,却不能承担过度劳累和妻子的抱怨,求助主任的时,希望主任帮他扛下主动减少工作量,带来的心理负担。你看,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生,都难免掉入推脱责任的陷阱,更别说普通人了。

4. 改变需要自省的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永远是意识到问题存在。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一个女人,从小受妈妈批评和指责,成家后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她一面用类似的方式指责女儿,一面又自责,因为她很清楚这样做不对。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样她非常痛苦。在向心理医生哭诉时,她说:“有的时候,我很羡慕我妈,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至少她的人格时完整的。不像我,明明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感觉就像分裂成了两个人。”

但是,正是这份自省,让她察觉到了不应该指责自己的女儿,她才会主动找心理医生求助,意识到了问题,就有了改变的契机。试想这个女人的妈妈,从来都觉得问题出在别人身上,她就失去了发展自己,获得改变的机会。

总结:

关于改变,我们始终可以选择。之所以放弃选择,很有可能误以为,不完美的选择就不是选择,或因为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同时,改变需要勇气,因为那意味着走出舒适区,意味着否定过去的自己。此外,改变还需要自省,如果连问题都意识不到,更别说得到改变的机会了。

祝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勇敢的对面改变。我会持续分享作者关于自我成长的思考,敬请期待。欢迎留言沟通,下次见。我是艾睿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