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时候喜欢读三国,最佩服的是诸葛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每段故事都能说上几段。上初中之后,学《出师表》,每次背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时,心里无限神往,更对诸葛亮五体投地。
直到前几年,去了一趟襄阳,怀着朝圣的心情,拜访了赫赫有名的古隆中,探寻了诸葛亮躬耕之地。回来的时候,仔细回想诸葛亮其人其事,发现有些事情怪怪的,起码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
比如,一介布衣躬耕在家,为何又声名远扬、世人皆知?既然孔明同志不求闻达,只想苟全性命,为何又沽名钓誉、四处留名?
想着想着,不禁哑然失笑。然后,随手写了几句话,丢在了网上:
“诸葛亮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理想:隐居山中,布衣躬耕,虽不求闻达,却名动天下。
直至明主垂青,亲顾茅庐,却酣然大睡,置之不理,三顾之后,方纵论天下。
出山之后,身亡之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在通往牛逼的道路上发足狂奔,在两千年的历史青石板上砸下了仄仄印迹。”
当时说的话,现在回过头来看,对诸葛亮还是很客气的。中国文人大概每个人都做过类似的梦:“老子才华满天下,现在只不过有一点怀才不遇,我还很清高,一般人我瞧不起。我相信等到有一天,总有一个皇室后裔来找我,来一趟我不会理他,第二趟我同样不鸟他,等到第三次来,我还先睡个觉,他老老实实在外面等我,等我睡醒之后,我来给他吹个牛,他马上五体投地,请老子出山。一出山,就委以重任,受任于危难之时,奉命于败军之际,挽狂澜于既倒,以一人之力救你们于水火之中。等我死了,他还把傻儿子托付给我,还对我说要是儿子不成器,丞相你尽管取而代之。但我就是忠义化身,一心辅佐,绝不贪功,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然后我立德立功立言,永垂青史,后世膜拜。”
但仔细想一下,有这个可能吗?
中国文人大概都是这样的尿性。喜欢意淫。
可能在三国演义里,作者借完美的书生形象诸葛亮,安慰一下现实中并不如意的自己。
也可能只有在《聊斋志异》这样的鬼怪小说里,美如天仙的妖怪,才会奋不顾身喜欢上又穷又酸的臭书生。
所以,如果中国文人有什么根深蒂固的缺陷,那么“虚伪”二字,绝对排在前列——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表面看上去温良恭俭让,掰开来就两个字“吃人”。
说句恶俗的,所谓中国文人之“虚伪”,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诸葛亮大权在手,就是不废掉刘禅,你以为他谦虚、他不想吗?绝对不是,他知道如果他废掉刘禅,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舆论马上会反转,他马上就成了不忠不仁不义的小人了,他想要的是名利双收。
曹操一辈子都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不称帝。你以为他不想?他想的也是名利双收。
这些读过书的文人,个个都是“伪君子”,比谁都精明。
扯了这么远,该说回这部电影了——《驴得水》,主题其实非常鲜明,就是狠狠揭穿了这种中国文人的虚伪面具,而且是一种残酷的方式。
一所山村学校,四个老师,怀着崇高的理想,发展乡村教育。这是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追求。
但是掰开一看,这所学校从来没出现一个学生,校长和老师,从来没有商量过一句教育大计,从头到尾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如何利用吃空饷去套取经费。
特别是校长,自以为心怀天下发展教育,自己是为了教育,所以忍让、妥协。其实掰开一看,他所退让的,全都是为了利益。他自以为的妥协,其实就是犬儒。
原来,崇高的理想,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
再说感情,电影里面没有哪一段感情是真真实实的。魁山说喜欢一曼,其实哪是什么喜欢,无非是因为那些占有的欲望。一旦占有不了,魁山立马翻脸,比谁都快。
然后是正义,铁男最开始一腔正气,为人仗义,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结果真的子弹一出膛,立马吓得比谁都丑,所谓“正义、仗义”全部被狗吃了,还自己骗自己:“我先打入他们内部,成为他们一样的人,最后才能打倒他们,惩罚他们……”
在子弹和强权面前,有些文人就是如此不要脸。
前不久,我也正好看了一本现实中的文人面对权力的书,杨奎松先生写的《忍不住的关怀》,书中的三个书生,面对政治强权,采取了三种态度——张东荪叛变, 王芸生投降,潘光旦犬儒。三种态度,其实都是指向一种必然,必然失语,必然软弱。大部分大义凛然的意气书生之内心,是不是都是精明算计、步步为营的善变文人呢?
当然,电影也不止讽刺了这些书生。另外几个人物,如牲口一般活着的铜匠,没有知识的时候逆来顺受,一旦有了丁点知识,却比知识分子更加残暴。代表强权的教育部特派员,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自己不学无术还装作学识渊博。以及那个外国慈善家罗斯,他所在乎的是自己,表面慈善其实内心里还是自私,其他人怎么样,他是打内心里不在乎的。
但是,影片中还有两个女人,作者看来是特别赋予了另外的灵魂——“真实”的灵魂。
一个是校长的女儿,她未经世事,非常幼稚,但是非常真实,最后奔赴延安,投靠我党。
另一个是一曼,为了“不想有人管我”,跑到这山村学校,图个自由自在。她是如此真实,毫无拘束地说着“我知道我淫荡,但是我喜欢。”但如此自由而真实的灵魂,不会容于现实。
看到她的时候,我想起了萧红,那个乱世中的女作家,真实、自由、质朴、自然,却一生穷困、落魄,受到无数质疑、攻击。萧红的结局,也和影片中的张一曼一样,被现实逼疯,凄惨度过一生。
看完电影,无来由的想起一句诗:“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张一曼高尚吗?她遵从自己内心,真实面对自己,但现实逼着她,一步一步,走向绝路。
那些知识分子卑鄙吗?他们虚伪、软弱、犬儒、世故、苟且,但电影曲终人散,他们仍然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