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敏敏的简书群活动征文《国学字符串集》

写作漫谈(2)

2023-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黄思明

不论你愿不愿意,你可能都会成为我笔下的某个形象的某个侧面,又或者你的某些故事,恰好出现在我笔下的某个形象里。

这大概就是一个作者的烦恼,倒不是烦恼没有东西写。而是烦恼,潜意识里,会把现实和虚构混杂一起,让自己都分不清,这个故事是不是究竟发生在某个现实人身上,而只是我忘记了。
来自朋友圈‖如侵立删

写的东西越多,越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越觉得自己文笔不行,文风也不行,就是三观有时候也不太适合主旋律,因为老是被锁文。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瓶颈到了,还是每个作者都会有一段这样的经历,感觉胸有千言万语,却是写不出来一篇故事;感觉时不时迸发奇妙的灵感,却是不能立刻抓住机会表达出来,形成文字。

最近,听直播间的课,听了很多,中文的有《左传》《战国策》《史记》《东周列国志》《论语通义》《古文观止》《诗经》等等,英文的有常老师的中英互译《前出师表》,有夏鹏老狮的《The gay genius》,有小克里老师的日常生活用语,有笑笑老师地《即兴的智慧》,还有月月老师的五点半课堂……

有时候,为了赶课,从一个直播间,转去另一个直播间,颇有种上大学时的感觉,那时候从一个校区赶去另一个校区,从一栋教学楼赶去另一栋教学楼,实在是太类似了。

有输入没输出,这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烦恼,有些人还以为我很闲,在群里在简书里,发各种辱骂我的语录,岂不知我正在努力学习的路上,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哪怕偶尔理会一下,也不过是学习之余的调剂品。

只是这个人,他一如既往地骂骂咧咧,好像自己写的就是赛过鲁迅的名篇,我看着却如同鸡肋,弃之可惜,食而无味。

鉴于此,今天我就来水这么一篇有关写作的心得体会,与其说是关于写作,还不如说是关于学习,关于阅读的心得。

我一直觉得,阅读真的有七重境界的,请君移驾拙作《阅读的七种境界》,里面有详细介绍。我想,自己正行进在第四重境界里吧,也就是“看书不是书,万物融贯通”。

来自万哥‖如侵立删 来自万哥‖如侵立删

有时候,我看着书,却感觉ta不再是书了,仿佛一个活生生的灵魂,我可以与之交流说话。

最近,我读英国女编辑戴安娜的《暮色将近》(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我好像是在和戴安娜奶奶在交流谈心,而不是看书本身。

我看上面万哥分享的海南图片,我好像也不是在看图,而是在读一本书名叫《琼州山川风物记》,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李姐今天又给我打电话说:“小王八蛋,你买的书怎么么见你读啊!快回来,帮我搬搬砖,或者给我读读书,也不错。”

“好的,李姐,保证随叫随到。”我谦虚道。

所以,现如今,阅读和写作,似乎是两样东西,又好像是一样东西,书籍千万种,核心从不变——讲故事。读一本书,就如同聆听一个故事,写一篇小说也罢,写杂文诗歌也罢,无不是在或明或暗讲故事啊!

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上次,我和桃主在vx打架,又来简书打架,可谓打得天翻地覆,甚至殃及池鱼,把仙桃钟婉莹也牵扯了进来。不过,现在看来,倒也是一件很值得回味的故事,写出来都能获得大家几个赞。

和春城也一样,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相爱。这好像就是我现在的状态,有时候我骂某人,一定是我很在乎他,倘若连我都不愿骂你了,那你还有什么值得我留恋呢?

夏老师说,不论是写作还是学英语,都要有技巧,但是,热爱比起来学习本身,还要让人羡慕嫉妒。

热爱才是最大的一位老师,因为热爱,字幕组成员能把一句词反复琢磨研究,直到觉得达到了信达雅的地步。

一法通,万物通。学习如此,写作如此,就是追求对象也不过如此。经得住单身的寂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相信我总会找到那个正确的人。

橙橙脚踩《暮色将近》压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