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村庄

2023-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溪i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代人老去,一代代人又在这里呱呱坠地。

读完这本《大国小村》,我的心里久久不能释怀,随同时代老去的,又怎么可能只有史家河呢?

《大国小村》是一部保存了中国西北乡村民间文化记忆的文化读本,作者以与农民父母的日常对话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中国西北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和一个中国农民家庭6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吃穿住行,婚丧嫁娶等最为日常和普通的话题开始,描绘黄土高原沟壑区一个叫史家河的村庄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境遇。

往回看,那是一段历史。往后看,这是最后一代的农民。本书同时与每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相对应,倾听中国最后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的声音,展示一个时代中国最为底层文明的生活画卷和鲜活的生命历程。

《大国小村》的作者是史鹏钊。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有《光阴史记》、《出村庄记》和《文学的荣光》等。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获得者。

据统计,自2000年~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的自然村落由363万个锐减到271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200多个村落消失。

随之而来的就是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们的“异地困境”和“融城尴尬”逐渐凸显出来。

而史家河,仅仅是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一直从20世纪50年代写到2015年。

村庄。那个叫史家河的村庄老了。在很久以前,史家河也曾年轻过。老的只剩下了红岩河那涓涓细流,在悄然无息且孤独的流淌着,就像我们的父母。它孕育了一代代生命,从春夏到秋冬,从呱呱坠地到入土为安。

有人说,怀旧意味着心理变老。同史家河一样,我的故乡——山根里,也在记忆中慢慢老去。小时候的巷道无比宽大,我们跑来跑去的丢沙包。

后来回老家。离开家乡,第一次回老家应该是十年后。当我再一次走进山根里的那个巷道,竟狭窄的不可言语。

我问母亲。为什么巷道变得那么窄了,在我并不完整的印象中,大伯的个子很高很高,可那次回去,大伯也不过如此。母亲说不是巷道变窄了,也不是大伯个子变小了,而是因为你长大了。

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故乡已经老去。村庄里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一代一代真的好快,回想起我和米兰她们在巷道里捉迷藏的身影,犹如发生在昨天,可是睁开眼睛,二十年竟然过去了。

现在巷道里奔跑的,已经是我说不上名字的小朋友了。

我印象里的每家每户做洋芋粉条,折射不出一代人的光芒,但是那确实成为了一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

故土难离,始终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百姓心中的情结。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人的心头始终有浓烈的乡情和乡恋。

村落渐行渐远,乡土却仍然散发着抹不去的芬芳。在村庄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难以磨灭的历史。

该用什么去挽留这即将消失的村落?不用挽留,就将他埋藏在记忆的最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