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点聊天

2024-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壹点灵光

今天群里有人发了一首诗。

写的挺好,但是空洞。

我发了一句“写的很好,没啥东西,全是虚的。”

我说,

“就好比有人问你要怎么变好,回答要进步,

问要怎么进步,回答往前看,

问怎么往前看,回答抬起头,

问怎么抬起头,回答挺起脊梁骨,

问怎么挺起脊梁骨,回答变好,

问怎么变好,回答要进步。”

回答的很好,不要回答了。

给我感觉就是这样,句句有回答,事事没着落。

除了有东西,什么东西都没有。

单纯的有个东西。

有人说,不能写东西呀,敢写么?就这么说说底层人活得辛苦就已经被认为要推翻什么了,谁还敢写硬东西?

怎么说呢,自古至今,想做事就要不要命,就要流血,就要牺牲,不然就别说你想做事。

我抠了抠鼻子,道,任何事情都有代价,不付出代价就想做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有人道,所以才都无病呻吟起来,无病呻吟就有糖谁还TM费力不讨好地去卖力换糖?

我说,要想砍一刀,先砍在自己身上。

附了血的刀才能伤到人。

没有血就不会惊醒一些人,就算有血也惊不醒所有人。

我说,我佩服鲁迅的一点就是,他可以直言不讳批评自己。他批评别人时候涉及到自己也照样批评。

接下来又讨论了莫言的事情。

我说,“莫言:我就是这本小说,诺贝尔给了我个奖,你们这群家伙想这想那,要不给你们颁发一个最佳扣字。”

写个东西还要考虑这个考虑那个。

我写了个“一”,问道“从这个字能看出什么?”

代表完整性,强调连贯性,统一性?

作者发话:“你们一群人瞎想”。

然后有人问了,“莫言当然写小说是大家,但也够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吧?比他好的作品多的是,为什么单单给了他?这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

我说“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偏偏打你?”

就像小孩子在学校打架了,老师叫家长,问你“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偏偏打你”。

文字是写东西的,文字就是个文字,不高不低,能用就行了。

不用去褒贬什么。

能写出来想写的,还不够吗?

非要写出来一个两个字,一句两句话,让别人从里面读出来几千字几万字的文章。

那大可不必。

本末倒置了属于是。

莫言本身写东西只是为了写点想写的。

碰巧有人觉得他的作品能够这么解释,然后给他一顿解读,之后宣传,然后说来说去。

一个东西影响大了以后,就不是他自己了。

买椟还珠的那个外壳,如果比珠子渲染的还多,那人们反而不会去关注珠子本身。

就是那个意思。

他只是想要那个珠子罢了,结果一堆人批评他取舍不当。

当它成了一个成语后,就不是珠子的事情了,和珠子本身没关系了。

人们关注点就变了。

又有人提问,“莫言后半生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现在若让他写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后的题材的作品,他能写高水平吗?若能,他就是实至名归”

我笑了下,说“他只是想写一本书,写点想写的东西罢了。”

他写书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会得奖,更不知道自己的书会成为什么什么的代表,他也不需要去证明自己能写出啥来。他就是写了本书,仅此而已。

又有人问,“你了解他多少呢?也许他就是受张艺谋得奖的启发呢?”

莫须有罢了。

一把刀被打出来时候,没有人知道它会成为凶器,尤其是水果刀。

对于作者来说,尤其是小说作者,他只是想写一个故事,仅此而已。

有人说,其实一个故事的走向,多少与作者的思想有关的,描写也是。

我说,那还有人说字如其人,秦桧表示挺开心的。他的字挺牛逼,人也挺牛逼。能被人记了这么多年。

文章就是个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个玩意。

我向来不会太仔细去写,我喜欢写心里话,有啥写啥,所以不拘小节。

文章本身没有什么高低,顶多就是这个写的好看点,这个写的有用点,这个写的憋屈点,这个写的没啥用。

它只是一篇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