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每天写1000字

那些带有评判性的文章带来什么?

2020-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今夜吃泡面

现在,看的文章越多,感觉越让自己迷茫。之所以迷茫就是很多文章,尤其是关于去评判其他人的行为的文章时,总是会提出一二三四五……条的举例,来阐述题目的思想内容。

  当这样的问斩铺天盖地的时候,突然感觉周围的人的多少都会存在各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然后开始想到文章内容中所写的办法,甚至就不用想里面的内容,只需要标题就可以将此人归结为某类人。然后开始想所提出的观点或者应对的办法。

  确实也很管用,将周围的人分成了几类、甚至十几类人,就跟分组一样,当需要的时候,只要把组群拉出来,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许,这就是一种趋势,凡事讲的是分类。

  当自己有了这样这样的行为之后,可能会在一瞬间或者一刹那间想到,是不是自己在别人那也是这样的呢?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了,既然自己这样做了,别人也这么做也是理所应当的。一旦这么认定了,无形中引发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究自己在别人那里是如何分组的呢?

  探究的过程中,无非两种结果,一个是令自己满意的,另一个是令自己不满意的。满意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最可怕的是不满意的结果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记过后,影响最大的却是彼此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里所说的关系时彼此之间关系不错,尤其是自己认为这段关系是不错的。结果很明显,其关系会因为“分组”的原因导致关系越来越陌生。对于关系本来不好的,分成什么样,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越来多的文章,在不断地阐述着,各式各样的行为,为什么要用各式各样的行为去断定一个是什么样的呢?

  最典型的就是曾国藩写的《冰鉴》,当然我是没有仔细的看过,不太清楚的里面是怎么描写的。之所说这本书是最典型的,因为在自己所看关于如何去看人的文章中,更多的是引用这本书的内容。

  我最想说的是,现在很多文章把人分成各种各样,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就文章而言本身没有错,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无形中给人与人之间造成了一定的隔阂,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一旦有了隔阂,就很难再往深处相处了。

  每一个人呢,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至于交往的对象是什么样的,只有在交往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值得交或者不值得交,在交往过中是否会出现隔阂,这些都应该是每一个人应该去经历的。是,很多文章的确起到了作用,但是实际上是给思想进行了一场预判,一个先入为主的,或者是带有标签性质的输入。

  一旦思想中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后,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成为一个衡量人的一个标准,或者说是交往的标准。有了标准也没错,至少可以帮助筛选一下,也有助去去其糟糠。但是不去经历糟糠,又怎么能知道精华是什么样的呢?

  之前也说过,无论是什么,该去经历的都要去经历的,也不是说想躲就能躲得掉的。有句古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佛还说:无论遇见谁都是命中注定的。这就是说的缘分,不要认为看了多少文章,就可以让自己躲过什么,当然不是在否定文章,多看些文章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文章看多了,使内心产生了分别心。

  这么一想,也就想清楚了,的确,看多了带有评判性的文章,使自己产生一种惯性的评判性思维,当评判多了,自己的心也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分别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当自己的心形成了分别心之后,无论是事情还是人,就会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就而久之,就会陷入一个评判的怪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