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的鲜卑人_北魏孝文帝(二)幼年登基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
北魏拓跋家一直在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公元471年至公元490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他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中,三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三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成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贤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冯太后虽然不太喜欢拓跋宏,但还是对他进行了极为严格的教育,甚至为了教育他编了几百首歌辞。冯太后自己就是汉族,熟知汉族的典章制度,她还请了汉族士人做拓跋宏的老师,教他儒家经典,拓跋宏因此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他熟读经史百家,从中学习了许多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
冯太后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她大胆启用有气魄的汉人文臣,力主改革。在她的主持下,北魏先后实行了俸禄制,三长制及均田制等政策。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尤其是均田制的推行,把大量的荒地分给农民,还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使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北方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继承冯太后的事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