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稻草人
我说青春期,便有人立刻来反驳我:都奔三的人了,哪还有什么青春期。但是,不仅仅是在我心里,我想很多人,年龄已经增长到不能再“青春期”,青春期却还在,并且守着青春期的稻草人孤独痛苦并且快乐着。
我有一个高中时候的同学,语文学的很好,但她并不是“才女”。遇到她让我明白,语文好的人有时候并不是那种“有才华”,而单单是语文学得好而已。基础题四平八稳不出错,阅读题按点答题给分多,作文不见得文采出众但是绝对按照老师讲的格式来写,很能博得老师欢心。相貌平平性格内向,没有什么能够特别让人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是因为我很以自己语文成绩为傲,而她又屡次高过我,尤其是她这种丝毫不耍小聪明完全依靠苦学得来的成绩让我内心有一种叹息,我也不会注意到她,也不会在后来被她惊到。
因为要面对高考,所以我们同班的那一年大家都很沉默。沉默的做题,沉默的听课,沉默的背书--明明是有声音的,却还是让人感觉到沉默。我很沉默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她也很沉默的数着自己的时光。偶尔的几次交集是我们一起讨论语文试卷,我问她怎么做阅读,她问我怎么写作文。她坐在倒数第二排的窗边,很安静的样子,让我误以为她的心里也很安静。
毕业以后她考到了北京,学的是金融。我一度很奇怪,她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为什么会选择金融。那样安静的她,在我心里,或许会留在家乡踏实的生活,或许会在一个景色美丽的地方随意的走着看着,过着与时光融在一起流逝的日子。但是绝对不是这样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与专业。
更加令我吃惊的事情是,在我以为的她的安静之下,是一颗为了“爱情”波涛汹涌的心。她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煎熬,最终才选择了北京的呢?我不知道。当我知道她的故事的时候,她在北京,而不属于她的他,也在北京。他们是最后的同桌,一起坐在那个窗台边,遥遥望过去,也有一种单纯的美好和幸福。我想,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令她动了心的吧。但是,他原本就不属于她,对于她所谓的爱情也很困扰。她能够做的,就是踩在有他的校园的大地上,期盼着他能够看到她。可是我想跟她说,亲爱的,他并不是看不到你,而是他很清楚,你们之间的差距。更加清楚,你把他当做了青春期的那个稻草人,站在你面对高考时荒凉的大地上,仿佛可以保护你的果实。但是,他终究不是那个可以为你遮风挡雨的人。所以,亲爱的,我们都要学会放弃青春期的稻草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