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句」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

2021-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米兰文萃

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

“读得容易写得难,写得容易读得难。”这句话是我在新闻报道集训中,听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同时以此句话,再来看文章,看材料,奉为真理。

然后开始自觉提高要求,用“读得容易”标准去打磨“写的能力”。工作中写发言稿、通讯稿如此,生活中写读书心得,写思考感悟亦如此。

今日便分享村上春树这一句话,“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

村上春树是知名作家,也是一名马拉松长跑者。在他的《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论什么》一书中,他讲述了他数次参与国际马拉松,平常的训练和赛时的经历,让人真的佩服不已。

他的写作,也如马拉松一样,总是要经历很多次的打磨,并不是张口就来的。他从未觉得自己是写作天才,唯有日复一日的磨练和精进。

不用说马拉松,也许跑个十公里,都能深深体会到,那种跑步时的枯燥以及肌肉的疼痛。他通过跑步在悟道,也在磨练作为一个小说家的身体、精神和意志。他在自寻“痛苦”!

“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他会发现“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有希望,想往希望之处走,必定就有磨练。正如那句“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可往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累就好了,慢慢地混日子就多了。

其实想起来,挺能理解昨天领导说的那两个字“心痛”。在最好的年纪,却选择了躺平,选择了养老,选择了蒙混,曾经所有的理想,在现实的拍打下,逐渐付之东流,感觉再努力也没用了。

而且最为心痛的是,孩子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最为抓狂的是,我也不知道告诉她们到底要干什么。唯有日积月累,日日训练。希望磨练之处,亦会生发希望。

“学习上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生活中粗心大意、随意邋遢”。如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也许我自己就在内。

所以写作就成了我对自己的一种磨练。相比很多作家来说,这点磨练真的不算什么,但也有我的希望在那儿。

曹雪芹十年磨一书,未终卷就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他每日苦磨写出的故事,在当时不仅仅赚不了一分钱,还得藏着掖着,只能在亲友中偷偷传阅。

但是越是精彩的故事,越是巧妙的构思,越能唤起读者的兴趣,引发生命的觉醒。也有很多书商闻到了金钱的味道,出现了各种抄本、批本流传于世,而且费用不菲,但全与著作者本身无关了。

看第二遍,第三遍时,真的越来越觉得他构思巧妙,想象力爆棚,脑洞极大。最近热播的于正的新剧,被很多人形容是搞笑版的“红楼梦”。

可不管别人说有多好看,我都不忍去看。一是不忍看繁华衰落;二是不忍与经典比照。前者是必然,后者是失控。所以还是不去看的好。

“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曹雪芹十年魔书,张爱玲是十年考据,被他们的才华和痴迷感动。“曹雪芹在这苦闷的环境里就靠自己家里的二三知己给他打气,他似乎是个温暖的情感丰富的人。”张爱玲说道。

他们一个是为女性立传,一个也是为女性画像,都是怀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注。他们的磨练,让女性不断觉醒,让生命散发光芒。

其实在村上春树的文字中,也不缺让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比如《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绿子,《1Q84》里的青豆。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很多人物,就在他跑步的时候,就从脑海里冒了出来,然后像一步一步往前跑,遇见不一样的风景一样,去构架,去布局,去描述。

至少不管是在跑步,远行,还是静坐,失眠时,我都能感觉到虽然有孤独袭来,但也有才思泉涌,浮想联翩。虽无法做到静定,但是也能生智慧。

跑步时是挥汗如雨,远行时是前途未知,静坐时是酸痛麻木,失眠是辗转心慌,但一步一步跑出去,一处一处看过去,一分一分坐过去,一夜一夜熬过去,还是有了更多的遇见,更多的通透。

有希望之处,一定要开始行动。正如这篇文章,写到第二段时,我不知道该如何接续,如何立意,可写作本身,也是在静修,也是在精进,也是在一步一步往前,拨开眼前的迷雾,劈开身前的荆棘,咬牙过去之后,即便遍体鳞伤,也许眼前依然是望不到底的道路,但终究还是会到达。

还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那句话,“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