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AI读书
耳濡之,目染之,听书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当然无可厚非,一位朋友不知为什么激烈地反对听书,他嗤之以鼻地说:整天塞着耳机,多矫情啊!能真正听得进去吗?想看书不能安安静静地看吗?虽然有些偏执,却道出了听书的弊端,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一不留神读书声就隐退成了背景,我不能驳回他的观点,完全同意这样的阐述,只不过默默地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即便只是飘飘渺渺的背景,也没什么不好,利禄倾轧下,促成了精神紧张的社会大环境,偶尔在满室读书声里,洗衣做饭,洒扫庭除,放松放松,这样的矫情也不错啊!
丈夫有一句经典口头禅:社会是在进步的!承他吉言,社会的进步不但肉眼可见,而且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转眼间,什么都成了过去,谁能想到,传统的纸质阅读竟演变成奢侈的怀旧方式,一年多之前,我还热衷于购买纸质书,两年多之前,没事还喜欢逛书店,可是现在,这两样习惯都消逝无踪,时事弄人,常年在外工作,万里奔袭,不可能带太多沉甸甸的纸质书,迫不得已地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读书软件,不用则已,一用便后悔没早点接触,认识电子阅读,先进就是先进,勿庸置疑,阅读软件就是书的宝库,说是海量一点儿也不夸张,想要什么有什么,阅读体验也很舒服,有的APP极其仿真,背景是发黄的古书的效果,字迹能设置得很大,翻页是真书的感觉,似乎窸窣有声。只要手机在侧,阅读变得太方便,太现成,有太多的书可以读,人总是很奇怪,轻易得到便不珍惜,过分餍足难免消化不良,电子阅读使我应接不暇,贪得无厌,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又想看看那本,三心二意,结果连自己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多的烦恼无论如何都是甜蜜的,不管怎样,实现了阅读自由都是巨大的进步,能随时阅读,并且想读什么就读什么,破除了时空局限,怎能不使人沉迷电子阅读呢?纸质书被束之高阁,成了故纸堆也就变得很自然。
听书是电子阅读的延伸,丈夫眼睛不好,早早就下载了专门听书的软件,大概是喜马拉雅,推荐给我,说是睡前听听能催眠,大部分录的是经典美文,耳熟能详的段落,后来我发现读书软件里有一项设置,能读,也能听,专门录制的有声书效果最好,配乐,朗读得很专业,嗓音都像播音员,普通的书真人读的很少,取而代之是AI在煞有介事地读。通常想听的书只能选择AI,男声或女声。有一次,丈夫听了听,撇着嘴说:这人读的不好,干巴巴的,没感情。他说对了,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听书的根本在于内容,不喜欢的书读得再风声水起,意趣盎然也没用,所以我听AI的时候多,AI首先是模仿人的,猛一听,以为真是人在读,听多了就出了破绽,也不知是哪里,怪怪的,它毕竟不是人,没有人的精彩,也没有人的瑕疵,像一条直线,一味的读下去,波澜不惊,有标点的还正常点,如果遇到长句子,就没有了起承转合,念经似的,很难懂,遇到多音字也麻烦,便出现了明显的滑稽的错误。AI读书的特点:一是平淡,好像达于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二是机械,硬朗朗的,见棱见角。三是没有衔接,无论是进入下一句,下一段,还是下一章,都丝毫不停顿,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四是没有语气的概念,比如读不出儿化音。丈夫听不下去,一听便嚷:换一个!长时间地听的确让人发疯。
做家务时我习惯听书,也习惯了听AI读书,这无形的,清晰一致,铁板一块的声音如影随形,没有任何干扰的纯粹的传声筒使人专注于字眼,它只是不知疲倦地把字眼传达给你,至于语气,语速,似乎都是多余的。感谢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