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
一、内容梗概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 1866年所发生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在海上发现了一头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海怪”的袭击。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探尽海底秘密,历尽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
二、 教学价值
小说,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了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愿景、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面对这样题材的小说,教什么?怎么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凡尔纳将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的《海底两万里》,我认为,除了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魅力外,更主要的是带领学生感受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进而体会到科学与幻想的有机融合。通过本书,主要想要培养学生通过预测、批注、想象、图示、梳理情节等方法,运用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真正在阅读后留下足迹。
三、 穿越之旅
(一)导读课
导读课主要以激趣为主,就是要通过老师的引领,吊足学生胃口。如在导读课上,我们先通过欣赏海底图片来感受海底的丰富多彩,再给大家介绍凡尔纳的个人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读他人对凡尔纳的评价,似乎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凡尔纳的奇妙的构思、出奇的想象对后人的影响。当然,在上课前,老师需要将书通读,并寻找文中主线,若说全书的主线是什么?那应该是围绕“奇”字展开,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便可以开启探索之旅,如文中令你感受到的奇特之处是什么?其实,每一个章节,几乎都可以找寻到有趣或惊奇的答案。
(二)推进课
我们不可能带着学生每一章节都精读,在推进课上,可以重读感兴趣的情节、可以对文中的疑点进行推测、预知,进而推动下文的阅读。可以围绕某一话题展开讨论。总之,方式不唯一,我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围绕预测、想象、梳理情节来操作。
1.预测——我当设计师
如在初读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大家肯定对它也产生了同样的好奇。所以我们预测,这个“怪物”是什么?它可能长什么样?功能是怎样的?因为在四年级上册,我们刚好学习了提问策略,借此机会,大家开始了设想、提问。就着以上问题,我们开启了交流探讨,接着大家预测想象,开始当起了“设计师”。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当然,后来我们在真正读到了这里时,发现了原来这个庞然大物名字叫做“鹦鹉螺”号,在作者的介绍下,我们又绘制了一幅“验证图”,目的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对长篇文字展开想象,形成画面,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2.图示——人物形象我知道
又如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主要人物主要是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奈尔、捕鲸手尼德兰。可以说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即使没有读完全文,但是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和人物相关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事件等剖析人物形象。为此,我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了人物形象。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3.图文并茂——理清故事情节
《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动曲折,我们在阅读中,发现或遇到的的奇特、奇异的景观、事件数不胜数。如“漫步海底平原”“在海底森林打猎”“参加海底葬礼”“搁浅后小岛游览”“大战抹香鲸”“冰山受困”“成功逃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折线图、泡泡图等形式体会情节的曲折,进而体会到探险的惊奇。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三)主题汇报课
到这里,我们的阅读之旅基本接近尾声,思考了整晚,想出了一个点子。我们分成不同小组,分别为人物组、路线组、重要事件组、惊奇景观组,还有负责设计封面的小组。这一次的梳理不同于平日之处的是,我们要建立在平日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分类。当然,如我们需要一起回顾海底两万里都途经了哪些重要海域,在不同海域都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等。这个方法,我发现既可以帮助大家前后联结、又可以激发各小组默契配合,还可以给我们这一程留下宝贵足迹,最主要的是,我们善始善终,让《海底两万里》在仪式感中画上句点,让孩子们真的在阅读中穿越,在穿越中发现更好的自我。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 聊聊整本书《海底两万里》从三年级开启了整本书阅读后,这一路走来,我们共读《绿野仙踪》《洋葱头历险记》《列那狐的故事》《时代广场的蟋蟀》《一百条裙子》《海底两万里》,在阅读中,我们和书中的人物对话,我们和自己对话,我们置身于书中精彩情节,我们跳出书中情节……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自己的阅读教训:“我从十岁左右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议论文上面。……在应该发展孩子想象的年龄,我空洞的脑袋被歪曲到抽象的思想工作方面去,结果我的想象力变得极平凡,我把握不住一个有血有肉有光有热的世界,在旁人脑里成为活跃的戏景画境的,在我脑海里都化为干枯冷酷的理。”
所以,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习得一定的策略、方法,更在于孩子们既可以获得阅读趣味与自由,又可以保持孩子们对世界的某种好奇。也许,这一本本书籍,都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营养积淀,未来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们终将成为遇到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