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曾经读到老舍的《我的母亲》 ,文中‘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这句话我感同身受。
大概天下的父母亲都是一样的,他们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我的父母始终恪守“与人为善,以德为首”的行为准则,对家庭的倾情付出,对孩子的宽严适度,是留给我们姐妹弥足珍贵的财富。
我的父亲母亲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母亲总是白天在田间辛苦劳作,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衣做鞋。穿着妈妈缝制的花衣花鞋,总会招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和赞叹的话语。我们自豪,有个巧手妈妈!
母亲虽目不识丁,只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她的思想,她的胸怀远超出了一个有学识的人。人生的三大不幸,父母亲遭遇了其中之一,但中年丧子的致命打击,并没有击垮她们。父母亲坚信,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在农村,女孩子读书的就更少了,但母亲和父亲不这样认为,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我们读书。特别是对我,他们总认为我小时候身体弱,对我更是疼爱有加。上中学了,为了使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父亲托关系把我转到了县城的中学,那时候农村的孩子进到县城中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三十一年前父亲从乡中学接我去县城中学的情形使我终身难忘!记得那天是乡中学秋季开学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到学校来找我,说是把我转到县城的中学去,我急忙去收拾了行李,父亲推着一辆自行车拖着我的行李,那天天气非常不好,狂风刮得天昏地暗,从我家到乡中学有20多里路,迎面风吹得我们寸步难行,我跟在父亲后面不知打了多少个趔趄,但父亲全然不顾,一面要顾及自行车上的行李,一面要照顾我,我们得赶时间,因为父亲说好的一辆大汽车,在我家附近的小工厂等着把我们带到县城去呢。终于我们在汽车司机规定的时间赶到了指定地点。
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总担心我在学校吃不好。在我们的印象中母亲总有做不完的花样小吃。
我的父亲母亲母亲和父亲的勤俭持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父亲在离家几公里外的水利站上班,一到夏天是父亲最忙的时候,家里家外的活全靠母亲。每到暑假,母亲便带领我们姐妹几个收割小麦,再用架子车转运到打麦场上,再打碾……这一切母亲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记忆里,在八十年代,我家是在那个村子里是第一家看上彩电的。父母总说过日子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如今我们姐妹都有了好的归宿,父母亲在县城也有了自己的房子,而父母每到天气转暖,依然会回到生我们养我们的那片土地,母亲总说舍不得那间房,舍不得那片地。我们心里很清楚,父母是怕城里花销大,给我们增加负担。
父母的恩,父母的情是我用语言无法述说完的!唯愿父母健康平安,一切安好!
我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