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如何让你的努力不白费?
今天内容的开始,我希望你可以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登录功能,你会怎么做?
我曾在公司内部做过这样一个练习,我扮演客户,让大家帮我设计一个登录功能。同事们一听就高兴了,登录不就是用户名加密码嘛,我熟啊,我还可以设计出验证码、找回密码、第三方登录等等功能。
更有个别动作快的同事,甚至已经开始设计数据库表,考虑用 Redis 做缓存了。整个过程下来,大家彼此讨论得热火朝天,唯一没人理会的就是我这个“客户”。
讨论结束,扮演客户的我告诉大家,作为一个“土豪”,我打算做一个打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码的方式进行登录。你可以想见,同事们一副“被套路了”的表情。是的,他们设计那套用户名密码登录完全是文不对题。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练习,但反映的却是我们日常面对的真实工作场景:许多人都是刚刚听到别人要求做的一个功能,就开始脑补接下来的一切。导致的结果,就是付出的努力毫无意义。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因为我们欠缺了“以终为始”的思维习惯。
一种反直觉的思维方式
以终为始,就是在做事之前,先想想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到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是线性而顺序的,第一步做完,做第二步;第二步做完,做第三步。
这也情有可原。我们人类都是从远古时代演化而来,在那个食不果腹的时代里,倒着思考的用途并不大,人们甚至不确定自己能否见到明天的太阳。几十万年的进化留给我们很多短视的行为和思考习惯,因为这样的做法最为节省能量,把目光放长远是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
“以终为始”是一种反直觉的思维方式,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大学毕业时,有很多人想考研,如果你问他为什么要考研,得到的理由通常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但考研真的能帮他找个好工作吗?不一定,因为找工作和考研根本就不是同一棵技能树。
如果真的是想找个好工作,那你就应该了解工作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掌握工作要求的技能。
从后面这个角度出发,你会发现考研只是通往工作诸多道路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径也是可以到达的。比如,你应该找个实习的地方锻炼一下职业技能。这就是“以终为始”思考问题的方式。
回到前面“设计登录功能”的例子,对比“以终为始”的思维,你也许会替我的同事抱不平,他们或许也有“以终为始”的思路,只不过,他们的“终”和我这个客户的“终”不一样罢了。这就要说到做软件,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集体想象”。
想象的共同体
如果你读过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或《未来简史》,有一个说法你一定不陌生:想象的共同体。作者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集体想象”,无论是国家、宗教,还是法律、习俗,都是人们达成的“集体想象”。人类就是认同了这些“集体想象”的一个共同体。
我们这些做软件的人其实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这个“集体想象”就是我们要做的软件,任何想象都需要一个载体将其展现出来,我们编写软件的过程就是将这个“集体想象”落实的过程。
既然是“集体想象”,那么在载体将想象呈现出来之前,我们的想象很难统一起来,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所以,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中的创造,也就是智力上的或者第一次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才是付诸实践,也就是实际的构建或第二次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就是在于第一次创造没有做好,就进入到第二次创造。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惊喜”,准确地说,是惊吓。
相比于第一次创造,第二次创造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我们知道,软件开发最费时费力,一旦投入大量精力做出来,却发现与理解偏差甚大,所有人都会欲哭无泪。
所以,在动手做事之前,我们要在第一次创造上多下一些功夫,将相关各方的“集体想象”统一起来。以建筑为例,就是先在图纸上构思各种细节。对应到做软件,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事,比如:
- 要给用户看产品的样子,可以用原型工具把它做出来,而不是非得把完整功能开发出来;
- 要呈现服务接口的样子,可以用模拟服务器搭出一个服务,而不用等后端全部开发完毕;
- 要让程序员知道要开发产品的细节,可以在任务上描述出软件各种场景给出的各种行为。
再回到前面“设计一个登录功能”的例子上,我的同事们在构建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想象,而不是我们共同的想象。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没有人会为他们自己的想象买单的。
所以说,他们看到的“终”不是真正的终,只是一个自我的“终”,至于看到什么样的“终”,这取决于每个人的见识。
对做软件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把“终”定位成做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软件,能够为别人带来价值,自己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至此,你对“以终为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有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怎样运用它呢?
规划和发现
软件行业有很多英雄传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连续奋战一段时间,写好了一个软件,在上线前夜发现了一个问题,然后冒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风险,通宵达旦解决了问题,一战成名。
这种故事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仔细想想,为什么总在最后一刻发现问题?除了时间压力确实大的情况以外,大多数情况,他们还是一开始没有想好就动手了。
在团队内部,我一直坚持“以终为始”,让大家在执行任务之前,先倒着想想再动手规划,这样规划出来的工作更能瞄准真正的目标。举一个之前做产品的例子,当年在创业的时候,我们打算做一个物联网开发平台,但具体应该做成什么样子呢?
有了“以终为始”的思维,我们考虑的是别人会怎么用我们的平台。我们设计的方式是,用户到我们的网站,阅读相关文档,然后参考文档一步一步照着做。
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文档,特别是《起步走》的文档,这是用户接触我们这个平台的第一步,决定了他对我们产品的第一印象。
所以,我们决定从写《起步走》这个文档开始,这个文档描绘了用户怎样一步一步使用我们的开发平台,完成第一个“Hello World”级别的应用。请注意,这个时候,我们一行代码都没有写。
写好了这个《起步走》文档,团队的所有人对于我们的平台要做成什么样子,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拿着这个文档,去和外部的人讨论这个尚未出世的平台。
人类是一个擅长脑补的群体,一旦有人看到了这个文档,他就已经可以构想出这个平台已经存在的样子,进而给出各种各样的反馈:“我认为这个地方可以这样做”“我觉得那个地方可以改改”。
所有这些反馈都是真实的,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东西。正是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我们逐渐地锁定了目标。之后,我们才开始动手写代码。
“以终为始”的方式,不仅仅可以帮我们规划工作,还可以帮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有一次,我的团队在开发一个大功能,要将现有的系统改造成支持多租户的系统。也就是说,别的商家可以到我们的平台上发起申请,拥有和我们现有平台一样的能力。
功能来了,各个团队将任务分解,然后就各忙各的去了。但我有着习惯性的不安,总担心丢点什么,于是催着项目经理梳理一下上线流程。
是的,上线流程,虽然我们的代码还没开发完,但是本着“以终为始”的态度,我们就假设各个部分已经开发好了,来想一想上线应该怎么做。
果不其然,一梳理上线流程,我们便发现了问题:怎么识别不同的租户呢?有人给出的方案是设置一个 HTTP 头。但谁来设置这个 HTTP 头呢?没人仔细想过。于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就这样被发现了,至少不用在未来为它加班了。至于解决方案,作为程序员,我们有的是办法。
事实上,在今天的软件开发实践中,已经有很多采用了“以终为始”原则的实践。
比如测试驱动开发。测试是什么?就是你这段代码的“终”,只有通过测试了,我们才有资格说代码完成了。当然,测试驱动开发想做好,并不是先写测试这么简单的。
比如持续集成,我们是要交付一个可运行的软件,倒着来想,最好的做法就是让软件一直处于可运行的状态,那就是持续地做集成。
概括地说,践行“以终为始”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考虑结果,根据结果来确定要做的事情。
这是“以终为始”这个内容版块的开篇,后面我会给你介绍这个原则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也会引入一些现在行业内的最佳实践进行解析。相信会对你的实际工作有帮助。
总结时刻
有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亚马逊 CTO 介绍亚马逊是如何开发一项产品的,简单来说,他们采用向后工作的方法,开发一项产品的顺序为:
- 写新闻稿;
- 写 FAQ(常见问题解答);
- 写用户文档;
- 写代码。
今天我带你了解了“以终为始”的做事思路,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帖子,相信你不难理解为什么亚马逊要这么做事情了。
人们习惯采用顺序思考的思维方式,几十万年的进化将这种思考模式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要克服自身的不足,而这个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以终为始”,做事倒着想,先考虑结果。
人类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做软件的团队更是如此,而我们写出来的软件是我们将“集体想象”落地的载体。
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两次创造:一次是在头脑中的创造,也就是智力上的或者第一次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才是付诸实践,也就是实际的或第二次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我们应该在第一次创造上多下功夫,统一集体想象,让目标更明确。
“以终为始”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我们手头任务,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今天的内容你只能记住一件事,那请记住:遇到事情,倒着想。
最后,我想请你思考一下,在实际的工作或生活中,你有运用“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吗?帮助你解决过哪些问题?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想法。
image大数据交流群:714526711,更多大数据资料咨询私信群主,有更多大数据知识等你
【想知道更多大数据好文,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