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1)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檀先生

        昨晚跟同事出差建德,顾着聊天开错路,到达目的地已是晚上9点。入住酒店之后,就近找了家饭馆吃饭。酒管三巡,菜过五味,各自聊起对于工作,客户关系的理解。有些争议的地方是“善意的谎言”,同事A说起工作不必太实诚,不伤害他人有益于结果的“讲故事”,不算是谎言。当时的回应是,谎言就是谎言,没有100%说谎,50%说谎。说一个谎之后,可能因此要说更多的假话能圆这个谎。说自己信主后完全不说谎,自觉理亏。有时候一个难处理的事,三番五次被逼急,容易不假思索用谎话搪塞对方暂时平息纠纷。亦或是,有时候稍有技巧的措辞,打了擦边球,心里却不平安。

  同事B说起,信主之后基督徒还是会说谎的。这根他接触到的基督徒是一致的。不仅如此,他的爱人,和老家的乡亲也都是信主。但是,多数人活出的状态让人不敢恭维。说起来,A和B都是打小接触基督。两个人童年的经历里都有为长辈读经,唱赞美诗的经历。说到没信主的原因,聊到世事荒凉,儿时遭遇不公平的对待,引申到社会生存谁都靠不住,还得全凭自己能力和手段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信奉金钱,能让他们为家庭,公司,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说道此时,回忆起多年前太诚实,如果当年把握机会,现在不至于买房四处借钱。其次的原因是在他所认识的信主人身上表里不一,基督徒在很多人那里只是一个身份,而没有内在的实质。类似读经,团契,他认为是教会为管理信主人洗脑的一种方式。说到这个问题时,提及了天主教教皇的例子。

  言下之意,也理解出第三个原因。他们成年后对信仰也有接触,简单的回绝是接受不了那样的氛围。在某些程度上,无论是否信主,人都会不自觉回避限制:说谎,信奉金钱,在人看来更灵活,容易适应社会,活得也更滋润。

  得坦言,多数时候传福音,我并未特别的准备。平心而谈的也都是自己的经历和对上帝的一些理解。但时常遇到的情况是,个人经历难以让对方有生命的共鸣。年龄不多,人生经历各异,三言两语难以有说服力。说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见证,一来觉得接触有限,二来自惭形秽并未在这方面树立很好的榜样。也只能说是在追求称义的道路上,但这条路离终点还很远。

  但在信主这件事上,第一次知道有上帝是在敏华多年前的婚礼上,新郎新娘祝酒婆婆在大家举杯之后都说上一句:哈利路亚,感谢主。当时觉得阿姨奇怪又偏执,现在跟敏华聊天说起也感恩当年他母亲撒下的种子。在那之后,也没信主。遇到了信主的同学,再到工作几年后有了信基督的同事。三番五次,才有今天信仰的跟随。不要想着撒种就马上收割,传福音的压力也不会太大。只要去做,其他都交给上帝吧。

   将昨晚跟同事的回应也整理下,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好的回应。

  得承认很多人信主之后,难以马上改掉陋习。有些人表里不一,不仅在他的认知中,我在教会肢体发现得更多。信主,人不会马上脱胎欢呼,生活的改变在于你对信仰认识的多少。理解历经的越多,你越能认识上帝需要你做的事情。如果只是挂在嘴边的信仰不追求活出信仰的行为,人的状态难以有改变。

  不否认一个人应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这在信仰或是在人生命中不是最重要的事。有很多的事情钱能够解决,但是钱不能解决的往往是更大的困难。例如用钱难以挽回破碎的婚姻,两代人的关系,医学上难以解决的疾病等。但在信仰里,这类问题的不再是绝症,可以被改变与医治。

  信主之后,确实有很多限制。除了容易达成共识的不害人一心向善之外;不能说谎,不接受婚前性行为等等,也是大家务必要力求自己去遵循的诫命。说一个谎言可能需要更多的谎话来补救,就好比赌博,小赌怡情,最后可能慢慢演变成赌上身家。婚前性行为,在这个社会带来的最多的是伤害。片刻的欢愉并不能长久,现代人的一夜情,未婚先孕,让人在感情中更被动,也不会对两人关系有实质的帮助。但是,因为如果遵循这些原则,人的生活反而变得简单。不用担心谎言被揭穿,也避免了谎言带来的信誉,钱财的损失。对于信仰中,最让我笃定的是,对婚姻两性关系的保守。现代社会,网络上有桃色的诱惑,生活里有异性的暧昧,甚至额外的情感纠葛。虽不能断定,这类问题一定会打乱生活的次序,导致极恶劣的结果。但是,对于一个意志不坚定的或者担心对方态度的人来说,不迈出第一步是最牢靠的,而不是最后时刻的悬崖勒马。

   昨晚的回应大概是这些,当然聊天说起,语言会更口语一些。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更好的解答也欢迎跟我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