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精华领读营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精读035/100 阿城:你找到了限制,也就找到了自由

2017-10-08  本文已影响18人  我是骆驼草

坚持做一件事100天,看看自己有什么改变。

D034,2017年9月29日    第九周    阿城周

一、今日小理论

“一见钟情”:浪漫爱情,在遗传进化的角度看来,仅仅是人作为一种生物为了选择伴侣并繁衍后代一种本能行为,并且它的发生可以是即刻地、快速地、甚至是无意识地——这是遗传学家描述一见钟情的方式。

一见钟情有哪些规则么?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的最基本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而这种奖赏可以是直接的,比如相处时愉快的感受;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例如,物质、地位、情感等满足我们的安全、归属及信任等的需求。

如果你希望有人对你一见钟情,可以看看以下这些吸引力法则,并也许能尝试在其中一些方面做得更好:

1. 看脸: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对于外表好看的人总有一种“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

研究者们还发现,“看脸”并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婴儿对姣好面容的偏好和成年个体并无太大差异。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不断进化获得的“人脸刻板印象”所导致。

2. 相似的人让我们觉得更有吸引力

我们会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吸引,不论是人格特征、价值观、经历还是背景、兴趣和品位,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我们都更偏爱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点的人。我们会喜欢那些与“理想的自我”相像的人。

3. 我们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我们会尽可能地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报的对象。人与人之间吸引力的核心是“奖赏”(reward)和“正向互动”(positive interaction)。

心理学家们借用了经济学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是否值得拥有)= 伴侣的长相吸引力 x 自己被接受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们会衡量喜欢的人的相貌和对方接受自己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对方对我们的吸引力。对方长相很有吸引力,但是感觉自己完全没有被接受的可能,那么期望值也不会很高。

“被接受的可能性”是与个体的“安全感”有关的。我们判断自己的喜欢是否会得到回应,并不一定是客观的,很多时候更是受到我们自己的认知偏见的影响。一些对自己的评估过低的人,往往对伴侣的期待低于自己实际值得的爱人,就是这个原因。

4.情绪双因素理论

情绪双因素理论,又称为吊桥效应。该理论认为,当感受到某种情绪时,人们总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唤起,然后即刻在当下环境中寻找线索,对这种生理唤起进行解释。

当人们在高处心跳加速的时候遇到了可能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那么我们对对方的吸引力评价会比平时要高——恐高导致的心跳加速,被大脑错误地归因成了是对方的吸引力导致的。

5. 物理上离得近的人更有吸引力

我们喜欢空间距离上离我们更近的人。心理学家们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生宿舍内开展了一项关于“友情的形成”的研究。空间距离影响了个体之间关系的形成。这可能与我们能更方便地与邻近的人发现共同爱好、“相互奖赏”有关。

6.我们更可能喜欢熟识的人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常联系的人。重复的接触他人,甚至仅仅是图像,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好感度。与一个人相处的时间越长,我们越有可能喜欢上他。

综上,要增加对方眼里你的吸引力,你可以搬到离Ta更近的地方,带Ta做一些刺激的事情,经常在Ta跟前混个眼熟,明确地表现出你喜欢Ta,当然归根结底你懂的,还是要看脸。

一见钟情是真爱么?

1.一见钟情和自恋有关

一见钟情的感觉有时是不可靠的。在前文我们提到,相似的人更具吸引力。与之相对的,个体存在“吸引力相似感”,即人们遇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时,就会假想这个人与自己是相似的。

心理学家们认为,这往往与个体的自恋有关,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对方当做是自己某些“未实现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潜意识认为得到了对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这也是一见钟情的人常常会感到“ta就是理想型”的原因。

当人们将自我投射于这个客体(object)时,我们倾向于努力不断认知到彼此的相似性,来保持认知上的和谐一致。这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就会更加强烈,然而这种认知却可能是片面和扭曲的。

2.一见钟情的爱是否深刻?

评估一段感情的深刻是否,通常有“情感强度”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情感强度”指的是在某一时刻所感受到的浪漫情感的强烈程度;而“现实基础”则指的是伴侣之间长期相处所经历的共同事件,包括双方对于彼此需求的满足。可以看出,后者需要双方花费时间相处、共同创造。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比起那些没有一见钟情的体验的伴侣,一见钟情为双方所提供的情感强度,往往能够让他们更愿意花时间相处,也为之后的“现实基础”做好铺垫。

以一见钟情开始的感情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1:激情带来的积极相处模式:能够促进双方的沟通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有利于化解冲突,增进感情。

优势2:主动寻找相似性: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仍然会不断试图寻找双方的相似性以化解冲突。而这种努力也有可能利于感情的长久发展。

劣势:想象的困境:对方的主观期待和想象当。有可能会使我们陷入想象的困境中。当对方的事实行为与我们的期待/想象不一致时,我们会有一种“Ta竟然会是这样的”的不一致感。

二、今日电影推荐: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7

《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年柏林电影节上映, 豆瓣评分8.7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2004年美国上映 豆瓣评分8.,4 金凯瑞+凯特·文斯莱特主演

图片来自网络

三、今日文章

阿城:《孩子王》

艺术性方面:

相比较而言,阿城的“三王”中,被评说最多的是《棋王》,其次是《树王》,较少被人谈论的是《孩子王》。

最主要的原因是,《棋王》和《树王》更符合“小说”的原貌,即它们故事性强,几乎接近英雄传奇,可以讲述。而《孩子王》则不然,它的故事性非常弱,难以讲述,人物又极其“普通”,不具“典型”性。

但是阿城自己却说:“《孩子王》是笔者自认为成熟期的一个短篇。”那么它的成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是人物更寻常,细节更日常,语言更家常。

简言之,个中有人,有物也有文。

一、个中有人,呼之欲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能有趣,很不容易。”《棋王》和《树王》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普通人”的故事,王一生和肖疙瘩其实都很不“普通”。倒是《孩子王》中绰号为“老杆儿”的“我”才地地道道的是个“普通人”。

王一生和肖疙瘩都可称为“异人”,是与周遭环境终究有些不协调的“怪人”,他们是“普通人”闲谈的“话题”。“老杆儿”却一点也不“异”,也不“怪”,他在成为“孩子王”之前,已经和所有的人都打成一片了,已经是个做农活的“熟手”,不仅如此,他的待人接物也已经完全“农民”了,这从《孩子王》的开头他被支书召见时的一幕,就可知晓,他的所为所思,甚至比“农民”还“农民”——至少,在我们的想像中,农民就应该是这样的。

但“普通”并不意味着“浅陋”“狭隘”和“无知”,更不意味着“苟且”和“平庸”。学校教育给他们留下的印痕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社会教会了他们一整套进退自如的处世之“道”。

但他又确实是有思想和追求的人——这是无论什么环境中都有的角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气派,在这个只读了一年高中的插队知青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小说还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般地穿插刻画了女知青“来娣”的角色,更立体地展示了“老杆儿”的立体层面,内敛而别有风情。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老黑、王七桶、王福,都是用老杆儿的眼睛和感受来描摹的,呼之欲出。“老杆儿”的寻常,一如我们的邻人,也如我们自己。

“老杆儿”说哑巴王七桶:“似乎他只是一个机器部件。出了故障,自然便有这个部件的用途。”其实,在那个时代,恐怕人人都是“革命的螺丝钉”。他说王七桶,其实也是自况:他自己也是“机器部件”,也是在机器“出了故障”时才显示“用途”——他能有“教书”的经历就是如此。

但“老杆儿”有思想,他对教育的种种思考,即便是在当下,也依然让行内人觉得有分量,依然觉得还是教育的瓶颈——这些写得叫行外人不厌烦,叫行内人点头。但是如果说阿城谈的就是“教书”的事,就太小觑了他,他说的决不局限于教育,从其中对“文化”的见解——“文字盲”“文化盲”来看,这是非有大阅历、大学问者所不能道,而且他说的一点也不“深沉”。

二、个中有物,耐人寻味。《孩子王》中深得中国传统小说“草灰蛇线”之技法,许多初读时以为可有可无的设置,随着叙述的展开,无一不得到回应。而初读时以为很有深意的玩意,后来却又无迹可寻。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新华字典”和“烟”。字典。

甚至,《孩子王》可以将题目改为《字典的故事》,在叙述过程中,中心道具词典——经来娣、王福、王七桶的连锁连接,恰恰自然就有一种温热溢出来,暖热了作者原来想要追求的冷调子:

整个小说可以说,就是以“字典”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的。在礼乐崩坏的文革时代,“字典”更具象征意味,是礼失求诸野的指向,也传达着一代城市插队知青和民间蚕妇村氓对知识的渴求。

。“老杆儿”从小说的一开端就是以一个资深的吸烟者的形象出现的,支书扔给他一根烟,他一抽就知道烟牌。如果撇开现代社会的健康角度来谈,烟是非常有趣的物品,很多文人,像朱自清、汪曾祺都很有趣地谈过它。烟,对人的意义是很难说明白的,即便是在饮食都难以为继的情形下,很多人都依然难舍此“好”。

在《孩子王》中,除了“字典”,“烟”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道具,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展开,都化成了小说中的不被人察觉的物件。

阿城成长于电影世家,他对电影场景中的道具有完全不同于契诃夫式的理解,他未必要使每一样道具都能发挥它的呼应的功能,但对刻画人物却绝非是可有可无的。还有让小说始终笼罩在诗意氛围中的“太阳”,也真正构成了小说抒情的“意象”。

三、个中有文,俯仰生姿。单靠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决构不成小说的魅力。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阿城的“三王”之所以散发着夺目的光芒,最主要的原因当算是其语言的风采。

且看《孩子王》的第一段: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却还坦然,觉得毕竟是自食其力。

这一段文字,质朴平实如同口语,识字的人都能读通。但就是这么一段文字,细细品味则可以读出其独特的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和流动性。文字叙说了“我”是怎样度过七年的农村生活的:“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这种活路,不要说普通读者,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也不一定知道究竟是怎样的情形——所谓的“生产队”,看似是含混而抽象的农村泛指,其实地域性很强。

但一般的阅读不至于去刻意追究其究竟,因为是“小说”。“都已会做”,是“我”七年的农村生活的“收获”,没有用省略号,更没有用“等等”,其意在表明:收获不菲!没有一丝埋怨和指责。而“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一句,无疑暗示着,倘若身体不弱,一定会做到“样样都领人先”——“我”对那样艰辛繁重的农村的生活,不是逃避,不是应付和将就,而是有样学样,如果可能还要胜人一筹——不露声色的文字始终遮掩不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

“只是”一语,轻微转折,略带遗憾,但又是一种开悟,“我”明了自身的局限,而且,这份局限根本就突破不了,于是“自己心下坦然,觉得毕竟自食其力”,而“人先”“坦然”“自食其力”其实并不是白话口语,是很“文”的书面“文言”,不经意地体现了“我”的文化教养,用在这里一点也不突兀涨眼,因为,小说,是看的,不是“说”的。

恰如阿城充满智慧的自白:“你找到了限制,也就找到了自由。”

《孩子王》的第一段就如此这般给出了种种限制,但同样也开始了限制下的自由展开,整个故事都没逸出这最初的文字风貌。仔细品读《孩子王》,能让人领略到一个涉世很深,浸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者和观察者,以审美的视角,以小说的笔调描摹出的1976年的中国农村日常生活的样貌,意味深长。

思想性方面:

十年的背景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因为,很实在的,故事中“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不特殊,十年动荡会有这种情况,到了现在,也不是没有,只是程度上和一些细节的差别罢了。

问题是什么?——三个方面,校园教育,社会教育和人的自我教育。

校园教育:孩子需要学的,不是口号,而是人话。

王福第一次交上的作业:

“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

我洗脸,我去伙房打饭,我吃了饭,洗了碗,

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

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

我不觉笑起来,说:“好。”迈到前边,将纸放在桌上。这个简单的表扬给了平时写惯了“红旗飘扬,战鼓震天”的孩子极大的鼓励。

最后一次,又是王福先交上来。我拿在手中慢慢地看,不由吃了一惊。上面写道: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一位语文教师的感受:

就今天来看,这样的观点一点也不过时。我不知道语文课要把那么多的时间用来给每段文字写大意,反问句、近反义词、多音字、组词、造句、ABB式、动词、形容词搭配,缩句、扩句、修改病句等等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到初中螺旋递进,逐级深入干什么?难道学生全部搞清楚了考试100分了,语文就学好了?

感觉我们学语文和学英语都是这样痛苦的淹没在句式语法结构中,完全磨灭了对语言类学习的兴趣。学语言,只要有语言环境,先说清楚,再写清楚,就可以基本掌握了。汉字常用的就三千多个字,当你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时你还会去关注里面的近反义词和每段段意吗?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沉迷其中,和主人公同喜同悲。应当侧重培养孩子的鉴赏力和感受力。

身为语文老师,当我们每天、每节课带着学生去分析文章结构和语法,这样的长此以往只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语文课有意义吗?

教了六年、九年、12年的孩子连话都说不清、事情都写不清,只知道文章结构的排比句、夸张、空话、套话,让每个人、每一个人从学习开始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按照书本上课、每天同样的认字、组词、听写、背诵,关键不是学习有问题,而是相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没有新鲜感。再加上无休止的各类练习,剥夺了孩子大量的阅读时间。 语文素养会伴随影响我们的一生。

借用一位学者的话来说学语文的意义:“要学好语文,就要珍惜每一个生活细节,用有体察的眼睛去看世间的一切。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社会教育:警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三重监狱

政治方面:58——78年  关键词:根红苗正 成分 类别 批判 上纲上线

经济方面:78——08年  关键词:致富 发财 物质的自激

文化方面:08年——至今 关键词:迷茫 焦虑 困惑 意义褪色

人应当在各种变动不居的时代浪潮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定力。

这份人生定力=贯穿一生的精神追求+客观冷静的判断理性+永不忘记的常识初心

人的自我教育:独立思考的能力——人要终身教育自己,才能不断解放自己

原文:我告诉你们,识了字,还是文盲,非得读懂了文章,明白那里面的许多意思,才不是文盲。“不识字”,大约是文字盲,读不懂,大约是文化盲。

三王其实都在谈一个问题:匮乏。《棋王》精神追求匮乏; 《树王》基本理性匮乏 ;《孩子王》基本常识匮乏。

四、今日收获

1、韩大爷说:不要只听一家之言,不要受困于当下脑子里各种既有的,也许来自某个特定力量灌输给你的观念和判断,多用好作品刷新自己的认知与思想,确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常识。这也是我们领读营的目的和初心。------参加这个领读营是今年做的最正确的一项投资。

2、阿城的文章,反映的是作者内心的笃定,也就是那份人生定力,这种属于自己的“观”,让他的文章和他本人,散发出带光的魅力。这才是最值得学习、思考的部分。

每个人的文章都会反映出写作者的内心。我之所以写了几篇就写不出来了,现在看来,不是文笔的问题,是个人内心的状态问题,缺少一份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定力,总是容易被左右,被摇摆。通过学习好的作品,刷新自己的认知与思想,确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新常识,这才是我要做的事,其次,才是写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