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三本考上985的学生,最后废掉了
考研,真的是很多人改变自己本科出身最好的途径。
每一年,我们都能从新闻中看到一些普通院校中涌出的各种考研学霸宿舍,一个宿舍6个人全都考上985、211大学的研究生。
很多人拼尽全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顶尖名校的逆袭,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然而,很多人在考进名校之后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一个三本的学弟甚至在考上985后由于压力过大,始终不能适应最后只能选择休学。
考进名校,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还有很多。
有些人可能在刚进入校园后会有一种自卑的心态,不知道该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尤其是当别人问到以前是哪所学校时更是羞于开口,害怕从别人口中听到一句:“这是什么学校,以前怎么没听过。”
于是,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要么就低头笑笑不回答,要么会在开口前先说一句:“我的本科很烂,可能你们都没听过。”
就像有句话:你越掩饰什么,就越自卑什么。
慢慢的,也就不愿意融入周围的环境和圈子中去,带给自己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每天都被这种低沉沉的情绪笼罩着,自然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和自卑感带来的压力相比,自我堕落是另一个极端。
有些人,整整大学四年都在为了考研而努力,却从未想过考上研之后要去做什么。为了能进入名校,他们真的是从大一就开始了寒窗苦读。
然而当梦想照进了现实,却再也没有过往坚定的目标和方向,失去了当年勤学苦练的斗志,天真地以为考进了名校自然就可以找到好工作,便开始一步步走上了自我放弃的道路。
我也曾亲耳听到一名学弟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考进去了,可以好好歇歇了,至少以后找的工作肯定不会比本科差。
从一开始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三年的时光白白浪费,在将来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跟那些已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相比,就算有一个看起来很光鲜的学历背景,没有真才实学终究也会被大家狠狠地甩在身后。
不算特例,从多数的角度来看,在本科教育上,名校学生的确要比非名校的学生在综合能力上要好很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二三本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准备各种考试上,而名校的学生花了四年时间去提高其他能力。
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去接触新的事物,参加各种国际论坛,参与各种学术竞赛,与导师一起做研究写论文,接触前沿的资讯,做各种自我展示。
四年熏陶下来,这些经历慢慢都内化成为他们的能力。
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在从三本进入名校后,有时候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可能真的不只是在学习,在自我表达、人际沟通、眼界格局和思维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你可能很难用语言进行具体的描述和量化,但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这种差距就会体现得愈发明显,看着别人都能得心应手、处变不惊而自己却冥思苦想、束手无策。
这些都是大学四年一点点落下的差距,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弥补。
1.理解并接受现实是成长的第一步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到: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处理现实问题,既是务实的,也是美妙的。
直面严酷的现实是作者给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想一想,学会接受自己过去的平庸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既然过去无法改变,我们就要学会正视和接受,无需逃避,更不要妄自菲薄。
很多厉害的人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优秀,他们也是在一点点行动中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自己过去的不完美,找到自己的差距,然后拼命地追赶,才终有所成。
我们都说每一步,都算数,要相信,那些打不到你的终将会让你更强大。
既然能凭着实力考进来,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只需更加耐心地耕耘,一定会有回报。
2.最适合的导师,而不是最热门的
很多人都会跟风去选择一些热门的导师,的确这些老师有大量的资源和机会,但另一方面竞争也很激烈,可能一个导师只有一个招生名额却有几十个学生争先报名。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的确会优先考虑那些本科有过研究经验或者发表过论文的同学,这样无可厚非。
毕竟,选导师本来就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人都是理性的,都想要最优解。
其实,很多人也都忽略了,这些热门的导师真的有时间搭理你吗,他们可能在空中飞来飞去,穿梭于各国的学术会议与论坛中,一年下来可能连学生的面都见不了几次,更不用提和学生谈谈心了。
合适的导师才是最好的,也许你的导师名气没有那么大,也许导师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但如果他能够用心帮助你的成长,能有时间和你沟通交流,能用心指导你的论文,你都将受益良多。
3.任何一个细小的机会都会成为敲门砖
在这一路,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机会,或大或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够用心去抓住每一个机会。
有一句话说得好: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就像抓住生命中最后一根稻草一样。
我记得当年读研时,有次开完会我留下来请教一个老师问题,老师帮我解决完问题后,随口说了句:“明天我要去商务部开报告研讨会,之前你那个写报告的师姐出国了,初稿已经写完了,可能还需要一些收尾的工作,你愿不愿意跟着去开会然后把它完成。”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后来开完会,我花了很多时间翻遍了图书馆的书,把网上的相关资料都整理出来,对报告进行重新完善和更新,最后交给了老师。
等到报告完成,老师不仅帮我在这本商务部官方的报告上署了名,还给了我一笔稿费。
让我更加感动的是,等到第二年,老师依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我,而不一样的是,这次由我主笔。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机会,或许以后真的成为你骄傲的资本,自己苍白的简历上也渐渐开始丰富起来,成为找工作时重要的砝码。
4.别着急实习,先把书读好
太急功近利,反而更让我们看不清未来的路。
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可能由于以前学校不太好,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实习经验,为了以后在找工作时能有足够的砝码,于是从一开学便开始拼命地找各种实习来做。
为了实习,甚至连课都懒得去上,作业、论文也都是草草了事。
前不久,一个学弟的研究生论文两次双盲外审都没有通过,按学校规定,至少要延期半年才能答辩。
我对他说:“早知如此,为什么当初没有在论文上多下点功夫?"
学弟说:“从读研开始,自己就开始实习了,不仅经常要加班,时不时还要出差,在实习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写论文时也只能是马马虎虎,随便写写就交了差,没想到竟然还被抽中送到外校去盲审。”
延期答辩意味着无法按时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辛辛苦苦实习两年的公司也无法按时入职,
生活就是如此,你过去所有的敷衍,都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让自己无比痛苦。
珍惜校园的时光,做好一个学生的本分,才会走得更远。
考上名校并不意味着结束,也许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这个世界,努力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坚持。
不要懈怠,鼓起勇气,要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