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接受的教养方式,决定了他成年后的样子
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成年后将会成为怎样的人。
后天的环境的确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我们要知道这些影响并不能超越孩子出生后所接受的教养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这个孩子成年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如果你在孩子的儿童阶段,对他不够“友善”,比如用打骂的手段去管教他,那么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当他具备可以对他人施行打骂行为的能力时,他就会将儿童时期未能发泄出来的情绪延续下去,并且会成为一种惯性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拥有暴力倾向,那么就请不要把他当成是弱势群体去管教,因为这样的教养方式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及影响。
孩子在婴儿时期会与父母建立信任关系,此时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唯一能够带给他信任感的人,在这一点上,母亲甚至比父亲的角色还要重要一点。
一旦父母的行为破坏了这层信任关系,孩子就无法再去信任任何人了。
父母所接触的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是儿童无法想象的,儿童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很单纯。
此时如果父母将工作或其他事件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回家里,孩子就会质疑父母对他的爱,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自身对安全感及信任感的认知。
说得直白一点,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并且他们的感知力远远超过了成年人的感知力。
而当父母无法在孩子面前调节好自身情绪时,不论你的情绪来源是否与孩子有关,孩子都会认为你对他不够友善。
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父母,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他无法理解他未曾触碰过的、与父母产生交集的外界或社会环境对父母的情绪所构成的影响。
一个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完全来源于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
他受到怎样的照料,他将来也会用类似的方式去照料他人,他若在儿童时期没有感受到家庭所给予的安全感,那么成年后的他便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安全感。
此时他们内心真正缺少的其实是:自我认同感。无法认同自己的儿童,即便成年后多么优秀,内心也还是会对自己产生质疑。
即儿童时期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认同的孩子,成年后便无法真正获得自我认同感。
不安全、不自由、没有归属感、不够积极,自我否定,这些否定性的、相对负面的情绪,也都与父母的束缚、否定、打骂式的表达方式及教养方式息息相关。
有些人会在他人身上寻找安全感,有些人会将安全感寄托在具象的事务上,如工作、赚钱,与常人相比,他们会更看重工作的意义、赚钱的能力,因为在工作中他们的努力没有被辜负、价值感也得到了实现。
而这些远远不够,事实上他们只会不断地朝着一个方向奋力追赶,因为那里能够得到一些来自他人的认同。
也因此他们会忽略掉工作以外的一些事情,比如健康状况、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协作精神等等。
把安全感寄托在不同事物上的人们,在成年后总是会有些有别于他人的特殊的经历。比如情感经历、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甚至是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
说到底,都是儿时未能在家庭关系中正常获取的东西,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的话语权的增加,而被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不过他们可不是故意的,他们自身都无法发觉自己在做什么。
换言之,如果一个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以及与他人的相处机制没有在儿童时期被完善地建立起来,那么成年后的他,依然无法做到轻装上阵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或目标,因为在这过程中他们曾经缺失的东西会不断出来干扰他们做自己。
我想这就是人们在做父母之前都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识吧。
其实原生家庭的话题早已不再新鲜了,但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同时,更需加强的是“自我”管理,不让原生家庭的问题继续延续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些自我实现的方法及途径,而不是去在他人身上寻找儿童时期没能获得的自我。
人们之所以一味向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或群体去索取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自我价值感,是因为成年之后的他们未能及时丰盈自己曾缺失的内在,那份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结交的社会关系的信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应该赋予的信念感及自我认同感。
如今很多朋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是难免会重蹈自己曾经被教养的方式,并且依旧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引导孩子的行为及处事方式。
在《心理学改变生活》一书中曾提及:我们应对生活的方式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取决于我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孩子在被养育之时,就基本可以看出他成年后的样子了。
希望未来孩子们所需的认同感、安全感、及信任感都能够在儿童时期得到建立。
也希望父母朋友们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及心理建设,不要把自身未能及时得到调节的负面情绪带给成长过程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