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养育小孩: 先天基因VS后天教养的迷思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129人  十梓婆娑

如今对于许多家庭,培养教育小孩是一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从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上早教班,这个学英语,那个学画画,这个学钢琴,那个学算数。总之,有资本和有心劲的爸妈会不遗余力地保证小朋友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当然,虽然各种才艺班上着,各种补习班补着,也有不少家长发现作用不大,小孩的学习成长还是不能长进,这时候就会疑惑是不是孩子小时候照料不周,陪伴不够高质量,启蒙没有足够早的开始?

虽然,总有一天,大人们终会发现天资,或者说天生基因决定了许多,却总还是会苛责自己,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孩子的表现才不尽如人意的,真相是这样吗?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

有对同卵的双胞胎兄弟从小被不同的家庭收养,一方是工人家庭,一方是大学教授的高知家庭,有着差别极大的教养和成长环境,但是后来这对双胞胎最后仍然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从事类似的事业,可以说是基因主导了发展。

还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其中一个收养家庭的母亲是钢琴教师,另外一家是与音乐无关的家庭,双胞胎中的一位成为出色的钢琴家,而另一位连一首连贯的曲子都弹不溜。猜猜哪个家庭中的小孩成为钢琴家了呢?

答案是非钢琴教师的,没有音乐环境的那个家庭。这能说明什么呢,钢琴教师的教养并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基因的指向也是大相径庭,仍然有待人们的研究。

但是归根结底,天资,天生的基因无从改变,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后天的抚育培养也是自然而然了,但是以上的例子至少可以让家长们少一点焦虑和自责之感。


而教养的影响有以下这些方面:

                                                                            **************

                                                                  主要照料者与婴儿影响

良好的成长环境能促进个体的正常发育,相反,逆境和被剥夺会让儿童产生:"不正常"或者说有缺陷的压力应激系统。不良好环境例如:照料者压力过大,心不在焉或者是喜怒无常的环境。而缺陷的应激系统付出的代价是:成年后易感痛苦,焦虑和抑郁。

而婴儿的认知是怎样发展的呢?

婴儿通过妈妈的表情来学习和交流,与父母分享视觉的喜悦。

婴儿一岁的时候,当妈妈在看一个不热悉的东西时,妈妈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婴儿决定是接近还是躲避那个东西。如果妈妈看起来很担忧,那么他就会躲避它。当妈妈与陌生人讲话时,妈妈的表情可以帮助婴儿判断陌生人是朋友还 是敌人。如果陌生人在婴儿作出判断之前注视着他,他会把脸转过去,如果这时陌生人要抱他,他会因害怕而大哭不已。

婴儿一岁半的时候,当妈妈对他说一个词时,他先看妈妈一眼,看妈妈在看什么东西,他认为妈妈看的东西就是那个词指代的东西。当他用手指那个东西时,他看妈妈是否在看它。用手指某个东西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是人类的特质。

所以说,人类的大脑神经与基因等根据漫长的进化,生存的考验搭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体系,帮助幼儿的成长,减少危机,增大安全健康长大的可能。

                                                                          **************

                                                                           婴儿与语言

孩子对母语的学习是件无须太过担心早晚,进程,效果的事情。

科学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父母都是聋哑人,但是小孩是正常人的家庭,孩子和平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掌握了良好的母语,达到了普遍的水平。父母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无声环境,但是她们会进入社会性的世界,终究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母语。

但是对于其他语言呢?在八个月之前,婴儿具备接受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再往后就会失去这个本领。一岁生日之后,婴儿的大脑理解非母语音素的难度迅速升高。所有才会有婴幼儿比成年人容易学习外语的说法。

                                                                          **************

                                                                           婴儿与电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对于两岁以下儿童来说媒体的教养作用实属有限。有时甚至会起反作用,电视看得越多,学到的词语越少。在三岁以前看电视过多可能造成成长期注意力不集中。

相反,陪孩子读书和给孩子讲故事对儿童的词汇学习有显著促进。所以多陪孩子看些儿童读物,绘本不啻于一个好的选择。

                                                                         **************

                                                                          社会与婴儿

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取决于他们如何与周围世界互动(儿童的个性),还取决于这个世界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比如说,如果父母在他们因害羞而表现不佳或是很难交到朋友时流露出不满和失望的情绪,那些“慢热型”儿竜很可能遭遇发展障碍。而同样的孩子若能遇到坦然接受其害羞天性的爸爸妈妈,则会做得更好。

但是孩子不是生活在自己与爸爸妈妈等家人组成的一个独立小星球上,他将不可避免地踏入社会化的世界,遇到同龄的孩子玩伴,这其中的复杂与相互影响不下于跨越一个银河系了。

群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几年是童年时代中期,从六岁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社会中的孩子(有大量的同伴)与同性别孩子一起度过 了许多闲暇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被社会化了。他们不仅作为孩子,而且作为女孩或男孩,相互社会化,自我社会化。性别社会化不仅使孩子与其他同性别孩子一起玩耍或更喜欢同性别成员,更是自我归类的结果。某一个女孩将自己归为”女孩”类别中的一员,某一个男孩将自己归为“男孩”类别中的一员。他们从各自的社会类别中收集数据, 从而了解该社会类别成员的行为规范。从出生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开始收集数据。

不知道应该感叹承载人类生存智慧的神经思维构造太神奇,还是该哀叹这样世俗化的太早,总之不可避免的,男孩和女孩成长在不同的文化中,女孩说她只能玩芭比娃娃,不能玩玩具枪和卡车,男孩说他绝对不要玩过家家给婴儿换尿布,要玩变形金刚等反映男子气概的玩具。

成人的世界逐渐学得两性平等了,但是孩子的文化里还存在着性别歧视。女孩在童年时代就学到男性比女性更优越的规则,可悲得残酷的真相。

                                                                                **************

                                                                                 人类的韧性

最后不得不提人类独特的韧性是多么让人惊奇与赞叹的特质。

犹太男孩麦克. 伯恩斯坦在四岁左右时与全家被抓进了纳粹的集中营。被解救时只有他和他的母亲活了下来。后来通过自己的自学和不懈努力,他成为一家医药公司的高管,家庭美满,获得充实幸福的生活。集中营里物质极端匮乏,高压可怖,家人不断丧命,随时面对死亡威胁的童年生活不可谓不悲惨,然而麦克却靠人类特有的韧性扛过来了。

当然,除了韧性,麦克也得益于幼年时与母亲的亲密关系,以及母亲所教导的“一切都会过去”的精神。一般来说,在生命的前几年的婴幼儿时期,如果未能建立亲密关系,很可能终身也无法深切地关心他人,直接影响一生的幸福感。

“自然法则并没有说可怜悲惨一定会留下后遗症。小时候的悲惨经历不一定对个体产生持久的印象。”

最后几乎可以这么理解:基因VS教养,先天VS后天=每个小孩都是一种矿石,有着自己天然的材质,特性和纹路,区别在于有些是钻石,有些是玉石,有些是花岗岩,而后天的教养和环境是工匠的打磨。如果是钻石,不需要怎么打磨也夺人眼球,价值连城,但是平凡的石材在巧夺天工的手里也会有奇迹诞生。但是我们芸芸众生大部分人是平凡+平凡的组合。 ​​​​

能够认识到的是,教养是起作用的,很多时候是起的正面作用,但是更多时候你不知道教养究竟起的多大的作用。

“我们终究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哪种性格,取决于一个个细微到令人感觉不出的改变与调整之合力。

参考书籍:

1)《正常的另一面》

2)《教养的迷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