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读书笔记(松·兰)

李晓琳.琵琶曲《陈隋》版本比较研究.综述

2017-11-29  本文已影响3人  初心不忘琵琶精

内容

一.《陈隋》的史料介绍及说明

1.《陈隋》又名《陈隋调》、《陈隋古音》、《汉宫秋月》

2.最早出现《檀槽集》(1842年)(未出版的琵琶谱)

3.《陈隋》内容:

揭露陈、隋两位末代皇帝荒淫无道的暴行,同情宫女们哀怨苦闷之心情。

4.在封建统治时期,作者虽有心揭露帝王统治下的善恶美丑,但大都不敢之言明

5.曲名出处:封建统治时期,作者虽有心揭露帝王统治下的善恶美丑,但大都不敢之言明,所以仅用‘陈隋’两个字当做标题。

二.流派概述

1.清代初期,琵琶艺术分为南北两派。

南派(浙江派):陈牧夫

北派(直隶派):王锡君

南派的兴起:

清代中叶以后,南派琵琶在江浙一带兴起→

由地界划分:无锡派、浦东派、平湖派、崇明派、上海派等

北派的衰落:

社会动荡,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交流较少。

2.各流派形成、代表曲谱及人物、传承

(1)无锡派:华秋苹及其兄弟采集并编订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为代表,无嫡系传人。

(2)平湖派:浙江平湖地区,创始人:李延森,家族传承

(3)浦东派:上海浦东南汇地区,创始人:鞠士林,传人(多):鞠茂堂、陈子敬、倪青泉、沈浩初、林石城等。

(4)崇明派: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赢洲古调派,(地域)。承袭的是白在嵋的北派琵琶,传承人:沈肇洲、樊紫云、徐立荪、樊少云、曹安和等

(5)汪派:上海地区,→“上海派”,创始人是汪昱庭(早年师从浦东派传人王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