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那个未曾长大的小孩
就在今天,小A和小C又分歧上线了。
本来好好的,小C又突然要让小A出去了,可这边小A才刚上班几个月啊。
自然小A是不会答应的,可这样一来,小C就不高兴了,并且说着说着又提到分手,我也是无语了。
就在几个月前,小A刚上班那会也曾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并且周围人都劝他,而他却死了心要“分”,然而,到最后却又主动放弃了。
到如今,把所有的不是都归到小A头上,并且还开始了新一轮的闹腾。
心底那个未曾长大的小孩,又开始犯病了。
我不知道他曾经具体经历过什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安全感的极度匮乏,他从小跟阿公阿婆在一起,并没有得到爸妈足够的爱,并且除了弟弟是绝对的受宠,妹妹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尽管没钱,只要家人有需求,不论父母还是兄妹,只要他们出声,甚至不出声,他都会借钱助力,只为得到他们的肯定与赞扬。
可是对自己的小家又是另一种态度,继续延续着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也因此,最受伤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了。
就像此刻,时不时又来折腾一下,让人身心俱疲。
可偏偏他又是不听劝的主,每一次聊到最后,都是我不想被谁改变,只想做我自己。
可纵使心底倔强,却又自卑的很,“还不是因为我没钱……”每一次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事实却是,根本就没有人嫌弃他,只是一如既往地过日子。可无论怎么解释,他就是不听,还总喜欢去猜测他人的想法。
试想,如果真要这样,早散了,好不好?都已经是孩子的爸了,能不能先把自己内在的小孩照顾好?能否不要动不动就拿自己的想法去衡量他人?能否多点反思,也给自己一个蜕变成长的机会?
就像一个从小生长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小女孩,每一次父母都会对她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公平,对她如何如何好……”,可每一次还是会偏向于弟弟。
于是,后来的日子里,纵使成家后,先生对她很好,幼时的经验所形成的判断,也会让她因为偶尔的一次不好而放大,觉得先生对她如何如何不好。
多次重复以后,先生也就不想解释了,最终,他成了她心目中那个“不好的人”,是不是有点可悲。
可是,倘若她能走出原生家庭,去成长壮大自己,是不是又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如今的小A和小C也一样,如果小C始终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结局可想而知,最终小A势必也会成为小C所认为的那种人,分也就成了必然。
只愿小C能早点觉悟,还自己平和,还家庭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