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洋葱阅读法》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和更值得爱的人。 ——题记
最近求知欲旺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不错,但碍于地理原因,便在网上精挑细选了几个感兴趣又比较基础实用的课程进行学习。
早有耳闻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于是索性报了名。李笑来老师说,学习的本质就是相互交流。为了让更多的人多少有些启发,以及让自己对课程的学习吸收更好,我就借此平台,简单谈谈我的感悟。
我从《洋葱阅读法》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课程围绕“阅读”二字展开,首先分析了阅读时,大脑更喜欢简洁、结构化以及成图的读物,再分别从碎片化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以及阅读笔记和变现几方面来讲授。
而我对碎片化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这几个概念的首次接触并不是在《洋葱阅读法》的课堂上,而是《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中,因此,于我而言,这几节课并没有太多亮点。
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就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比如排队、等人、午休的时间,刷一刷手机上的app或者公众号文章,进行快速、高效的了解学习;
快速阅读较之碎片化阅读目的性更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通过浏览目录、摘要等方式来判断这本书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目的;
主题阅读就是根据同一个主题的书单,进行主题信息的收集和框架的建构补充;
深度阅读则是和认知深度挂钩,精挑细琢一些大部头巨著或者意义深远的好文章。
最后,再根据自己读书笔记的习惯对以上的输入进行整理和处理,最后输出。
我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拿到一本书,了解框架内容,挑出重点,收集信息,结合已有认知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通过各种平台和手段输出。我从《洋葱阅读法》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结合自身的经历,阅读小说的时候,我习惯性在脑海中勾勒出书中描述的山水人物,让人设根据剧情发展进行行动,就像在大脑中拍摄一部电影一样。这样的阅读习惯往往能够让我在阅读完全书之后,对书中的情节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但是相较于工具类的书籍,我通常没有线性或者图示的联想能力,所以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看完书以后不知所云。看来以后在阅读工具类的书籍时,也需要让自己刻意练习在脑海或者笔记上图示记忆。
在做笔记的方法和手帐形式方面,我收获不少。但我认为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阅读流程和顺序,或是做笔记方法。归根结底,是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阅读完以后的应用。
洋葱阅读的方法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套加工厂的生产链,它可以让有需求的读者按照可选模版,进行模拟练习,最后熟能生巧、灵活应用,或者更有能力者,创造出自己的阅读方法,最终通过阅读赚取钱财。
每一本书,都可以让我们成长一次。不断升级和完善自己的系统,最后达成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阅读。
我从《洋葱阅读法》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另外,上完《洋葱阅读法》,我对六哥这个人有了新的认知。从他的课堂不难看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和事业心的草根人设。我在想,如果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都这么积极乐观,面对未知而又庞大的挑战仍旧蠢蠢欲动,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充实和快乐的。
至于阅读变现的话题,我比较喜欢李笑来老师的说法,不要为了钱而读书。在知识面前、在你获得的能力面前,变不变现是不重要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从书中获取的能量能够升级我们的能力,那么钱这种东西也会自然而然流入我们的荷包。所以在前期,我们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将阅读吸收得更好、思考得更到位、应用到实际。
我从《洋葱阅读法》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最近看到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永远都要高要求自己一个量级,
因为你若是对自己客气,没人会对你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