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种子还有一半成长励志青春

又读“三毛”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172人  风雨之后的彩虹

    之前读三毛纯粹是因为羡慕她的不羁和洒脱,以及穿行和游走在撒哈拉的快乐和自由,心里更多的是羡慕,没有过多的感动和情节。现在细想,可能是没用心读的缘故吧。

    前些日子从图书馆借了本《温柔的夜》,一开始就被她的无邪逗得哈哈大笑。缘在小学时期,老师让写一篇作文,三毛竟然写着“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也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结果就是,老师朝她丢了黑板擦……哈哈……后来,她真的去拾荒,而且拾的有滋有味,不亦乐乎。不但如此,她还产生了奇怪的想法,就是老了的时候,动手做一本书,把童年直到老年所捡的东西都写上去,然后包起来再丢到垃圾堆,穿成给下一代拾荒者……好古怪的想法,好另类的女孩!

      之前不是很了解荷西,只知道他和三毛的感情特别好,也是随心所欲的性格。看完《五月花》这篇文章后才切实地了解和认识他。荷西是个善良、踏实而又有责任心的男人。有些逆来顺受的抗压力却也同时不乏爱心。这些从他对待老板、对待工作就可以看得出来。

    读到一个流浪汉拦住三毛请她赞助200块钱买船票时,三毛当他是骗子,所以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他。任其一再解释,她也不相信,始终以一种轻蔑且仇视的眼神望着他……后来临登船时突然转念回来,找到那个流浪汉,并且给了他买船票的钱。说实话,看到中途部分,我是揪着心的,心想三毛那么善良的人怎么可以一次次地见到别人有困难却怀疑这怀疑那,见死不救呢?其实这种心态我有时也会有,感觉那人好像装可怜乞求施舍,我的心肠就会变得硬起来,觉得可憎。但很多时候,我宁愿相信对方是真的遇到了困难,而我既然遇到了就理所当然地伸出援手,不然日后想起来也是心怀愧疚的。在这方面,我觉得和三毛是很相像的。

      那么可爱的一个小女人,为了捡石头差点被海浪吞噬了竟浑然不觉,这也只有她能做得到了。一颗颗本无生命的小石头到了她的手里,转瞬间都有了生命,栩栩如生却又好似浑然天成,让每个见过的人爱不释手,视为尤物。不得不佩服三毛的画画水准,其实用她的话说,她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可以倾听到每块石头的声音及心声,从而懂得给它们安排一个舒适称心的归宿,让它们的灵魂有所寄托,这才是“升华”!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毛认识了一个摆摊的日本人———莫里,由于投缘,成了好朋友。后来莫里遭遇了一系列的坐牢、生病及流浪街头的时候,恰巧三毛也卧病在床,从而错过了许多,也让三毛自责不已。看到这篇的时候,我流泪了,心里很酸楚。三毛那么善良,竟然因为自己生病而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听别人说莫里找了她好多次而心生愧疚不已,老是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在该出现的时候没有出现,从而愧对朋友,这份情谊真的让我感动!生命中很多都是偶然,也有很多必然,但一个善良的人对待朋友的那份心意在主人公看来永远都是必然的!这一点,我们相似。如三毛所说:“忧虑的人给他安慰;饥饿的人给他面包”,这也许是最好的朋友关系吧!

      人的一生都在旅行,所以有了很多的相逢和分离。而每一次的分离又是为了下一次的重逢。周而复始,我们一直在路上,不管沿途风景是否美好,心情愉悦就是最大的满足。在最美的季节里失去了心爱的荷西,心碎凋零了整个季节,却也在支离破碎中拼凑了一幅幅唯美的画卷,无论从视觉还是感官上都是美轮美奂且独一无二,让每个人读一次艳羡一次,读一次感动一次。这就是三毛———一个永存于心永远不老的女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