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教学设计
福州市中山小学 邓倩倩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意思,提出需讨论的问题并解决。
2、 借助诗歌背景资料和想象,体会古诗表现的人物品质,并能背诵古诗。
3、 通过古诗拓展,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意思,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借助想象补白,体会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希沃课件、麻吉星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背诵前文,引入新诗学习
1.复习: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节课继续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塞下曲》(板书:塞下曲)
齐读诗题,注意读准“塞”的读音。
3.自读:大声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板块二:导学——教师讲解,布置学习任务
1. 讲解诗题和诗人简介:
《塞下曲》是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边塞诗,共六首,课文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卢纶(748-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歌以送别、军旅生活为多,诗风比较雄壮。
2. 讲解本诗特点和古诗学习方法:
《塞下曲》是一首五言绝句,写的是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塞下曲》后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意境。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借助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境,初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 布置学习任务:
(1) 运用上节课的学法自学古诗。
(2) 难懂的词语做记号,不懂得问题写下来。
板块三:共学——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1、 个人学(计时5分钟、个人加分)
(1) 读好古诗:根据学习任务单研读诗句。自由读诗,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 读懂诗意:选择适合的方法理解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不与人讨论。
(3) 体会感情: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表达的内容。
(4) 质疑问难:从多方面提出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超过三个,并将问题写下来。
2、 合作学:(计时10分钟、小组加分)
(1) 朗读分享:读正确,读出节奏,试着读出诗人的情感。
(2) 交流诗意:一个人用自己的话讲诗句意思,其他组员补充。
(3) 交流情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 交流提出的问题:解决浅显的问题,归纳共性的问题,组长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
3、评价
板块四:展学——班级交流,深入品读感悟
(一)学习交流《塞下曲》
1.朗读反馈:(随机挑人、个人加分)
指导要点:(1)“单于夜遁逃”中的“单”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án”。(2)《塞下曲》是五言诗,可采用“二一二”的节奏读,其中第三句“欲将轻骑逐”采用“二二一”的节奏读。
2. 理解反馈:(投票、挑人作答、个人加分)
联系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理由。
(1) “月黑雁飞高”写的是大雁喜欢在黑夜里高飞。 ( )
(2) “欲将轻骑逐”可见将军己经派“轻骑”出发去追赶。( )
(3) “大雪满弓刀”这句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大雪纷纷,勇士们站立片刻,他们的弓箭和刀上满是雪。( )
3. 讲故事,内化语言:(抢权作答、小组加分)
每句诗就是一幅画面,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就一会出现一幅幅画面,把画面连起来就是一个故事,请大家大胆发挥想象,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故事导引:
(1)一个怎样的夜晚?
(2) 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3) 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逃跑的?
(4) 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
同桌互说,指名说。
4.体悟情感:通过这样的动作场面描写,你们读出了什么?(板书:英勇善战)
5.指导背诵。
板块五:延学——搜集同类诗,感受诗歌文化
搜集卢纶《塞下曲》的另外五首,了解边疆战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