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上篇-宏观视角》

2020-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如此

先讲一个故事

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一不小心考了全校前十(抱歉具体考多少名记不清了( Ĭ ^ Ĭ ))。

在此之前,我在班里的排名大概是10-20之间(整个班50人左右)。

自那之后,我能感受到周围同学投射到我身上灼热的目光,身边出现不少跟我学习的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隔壁座的男同学,他跟我平时的水平差不多,属于在那个段位互相看不起的那种。他开始疯狂模仿我。

他开始借我的笔记,开始模仿我记笔记。

实际上,我不算太聪明,初中数学老师对我有一个印象深刻的评价--很有毅力。

原因是,有一道比较难的应用题,大多数人都放弃了,但是我凭着蛮力给他解出来了。

站在今天,看那次超常发挥,实际上只是自己运气好而已。

很快地,我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那位男同学,按照我的学习方法,成绩也没多大的提升,印象中成绩反而下降了( Ĭ ^ Ĭ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不要跟你身边水平差不多的人学习,他会把你带到坑里~

那要跟谁学呢?跟高手,十倍于你的高手。

我面试了很多人,也跟很多人交流过。

大多人的世界观是身边的同学、学长构建的。

但是,他们真的高手么?

他们真的是十倍于你的高手么?

大多数人恐怕不是。

恩,给大家画个图,来解释下这个事情。

你需要一只更为宏观地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你才能完整地认识这个世界。

https://www.sohu.com/a/240827121_495013

如果你想研究马。

你认识的可能是这两只马。

比你厉害的同学,可能认识的马比你多一匹。

而十倍于你的大神,他所知道的马可能是这么多。

如果你想学习怎么写好代码呢?

如果你想学习怎样做好业务分析呢?

答案是找到高手,而且是十倍于你的高手。

因为他能帮你建立宏大的宏观视角。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

//但是在这个世界越来越扁平的世界,可能大多数人已经无法识别真正的价值。

本文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来分析怎样学习。

综上,找到十倍于你的人,建立广袤的宏观视角。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来自于梁宁老师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现在引用《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一些观点跟大家解释下中观和微观的差别。

什么是宏观?是宏大的视角。

宏大的视角,能帮你建立一个相对正确的坐标系。

在武侠的世界中,如果想成为高手,你的目标决不能是“成为江南七怪那样的高手”。

什么是中观?就是套路。

是你学习到的各种工具和模板。

是参加一个培训之后,你获得的一个知识框架。

是你加入一家大公司之后,学习到的各种流程和规定。

中观能力,能让你快速上手,让你做的有模有样。

在武侠的世界中,这些是属于招式和套路。加入一个好的门派,能帮你快速获得这些招式。

在当前扁平的世界中,稍用点心,你可能就会收集到很多模板和套路。

不过你可能收集到的模板和套路是残缺不全的,也没有人告诉你这些模板和套路当时的设计逻辑。

这类的课程,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十个老师里,可能八个都讲的差不多。

什么是微观?是微观体感。

微观体感怎么来?

没有别的好办法,不断的练习和感悟。

埃隆马斯克说过:“work super hard”。

在武侠的世界中,这个属于内功和心法。

微观体感是成为顶尖高手的必备条件。

你能不能感受到产品设计中一个不易察觉,但是非常用心的一个点?

你看了很多产品分析的文章,你能不能分辨出哪些人是高手,哪些人是模板仔?

文章将分为上中下篇,上篇先写到这里。

总结一下:

宏观,你要找到一个十倍于你的高手,给自己建立正确的坐标系。

中观,你要学习到一整个知识地图或者框架。

微观,你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感悟,付出十倍于人的努力。

我受益于这些观点,同样推荐你学习。

《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许岑,学习渠道《得到》

《梁宁-产品思维30讲》梁宁,学习渠道《得到》

预告:

《怎样学习-中篇》主要讲中观套路。

《怎样学习-下篇》主要讲微观体感。

《怎样学习-实战》根据实际BA业务分析的案例,如何将方法论运用于实操。

todo:

1 排版优化

2 整理逻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