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

只需明白这个道理,就可轻松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2016-07-05  本文已影响85人  小梅子姐姐

小梅子姐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习惯,但总是坏习惯养成容易,改起来却难了,我们总是向朋友请教,或看到有关此类的教育信息时,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打开,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改掉孩子的不好习惯,可总是发现改了半天,孩子的坏习惯还在身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给他改了好多次,都没有用,反而越来越执拗,到最后我也是拿他没有办法了!后来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些方法,也尝试了下,可是管用了一段时间又不管用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孩子的坏习惯就是这么难改?我用的方法在育儿书上也都是这样教的,为什么用起来还是不管用呢?是不是孩子太小?说不定孩子再大大了就好了!

无论是哪个家长,孩子的身上都曾出现过一些坏毛病或一些不好的习惯,甚至这些坏习惯到现在还没有改掉,这些问题令我们非常烦恼,比如我的孩子特别爱吃糖,天天在家偷吃或哭闹着让家人给买,就是改不掉;我的孩子吃东西从来不洗手;我的孩子东西总是乱扔;我的孩子总是喜欢玩手机、平板;孩子见到摇摆机总是哭闹拔不动腿、我的孩子总是爱动手打人......等等。

家长们也应该知道我们今天的话题了,就是围绕着“改掉孩子的坏习惯”,让家长们明白,为什么孩子的坏习惯总是这么难改掉,什么情况下才容易产生不好的习惯!我相信,如果家长们可以领悟到今天的内容,对你的教育一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还会帮助家长避免孩子走向叛逆。

接下来我需要请出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因为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今天的答案,他被称为可以媲美“佛洛依德”的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斯金纳,可以说他的许多经典研究给全世界的教育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

其中,斯金纳最著名的研究实验之一“迷信的鸽子”,这个实验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教育启发,也将帮助我们揭开今天的问题答案。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实验:

斯金纳及他的科学团队找来了一群鸽子,他们分别把这些鸽子放到一个特制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个每隔15秒钟就可以掉下一粒食物的装置,几天之后,实验结果出来了,科学家发现这些鸽子像疯了一样,每只鸽子的情况都不相同,有的鸽子在笼子里不停地逆时针旋转,有的鸽子用头不停的撞笼子固定的一个位置......,可是奇怪的是,当科学家把这些鸽子从笼子里拿出来之后,所有的鸽子就恢复了正常。

其实,这个实验我们都知道,笼子里掉食物与鸽子的行为没有任何关系,可是鸽子认为他们只有做这些奇怪的行为,食物才会掉下来。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个现象,跟我们很多现实中迷信的现象很类似呢?比如中国古代的求雨,烧香拜佛祈求孩子可以考上大学......等等,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中国古代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求雨仪式。我们知道这些求雨仪式与天上会不会下雨、烧香拜佛与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个之间都没有半点关系,可是这些人总是认为只有我们这么做,天上才会下雨,只有我们烧香了拜佛了,孩子才会更容易考上大学,这是因为这些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被无意间强化了。

迷信行为,在心理学中,其实都是人们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过程当中的一种本能反应,我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知可以去解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所有的科学也是从迷信中开始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孩子的教育中,我们总是通过个人的思想去解释很多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专门为养育孩子学习过教育专业知识,但是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用自己的认知去解释事物的原因。

我们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动物也是可以“迷信”的,科学家之后的研究才是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最为重大的启发,当鸽子养成了通过做这些奇怪的动作来获取食物的坏习惯时,科学家就想帮助这些鸽子改掉坏习惯,当鸽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就不给鸽子食物,用这样的方法对鸽子进行坏习惯行为的消退,科学家想知道鸽子无意中养成的坏习惯,需要经过多少次的消退才可以彻底改掉。

家长们猜测一下,需要多少次呢?结果显示每只鸽子需要经过平均一万次以上的消退才会改掉坏习惯,科学家们还发现,年龄越大的鸽子经过消退的次数越多,也就是说越年轻的鸽子越容易改掉。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改掉一个坏习惯比养成这个坏习惯的难度要大的多的多,也告诉我们,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改掉,坏习惯伴随孩子时间越长,孩子的年龄越大,改变的难度也就越大。

这个实验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年龄越大的人思想越顽固,就像年龄大的鸽子一样,行为被强化的次数多,时间太长,改变起来就越困难。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认为孩子固执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也许这个时候固执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当孩子身上出现坏习惯之后,不要认为孩子大了就会自然改正或越好改正,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自己也是“科学家”,你可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观察下自己,我们现在可是真的长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身上的坏习惯那么容易改正吗?如果那么容易改正,做好孩子的榜样还会成为那么难的事吗!?

说到这里,我经常看到网络中,许多朋友经常会发一些关于自己或孩子的,坚持21天养成好习惯的信息,目的是为了养成好习惯或为了改正不好的习惯,虽然这样的坚持值得鼓励,但我还是先要给家长们泼一盆冷水降降温,因为你坚持21天也无法养成好习惯。

“21天养成好习惯”的这个概念,我看过最早提到的是在一本叫“不抱怨的世界”的书中,这个21天指的是连续21天,如果在21天内无论什么原因,如果又出现了要改正的坏习惯,那么这个21天就要重新开始,直到21天内再也不出现一次要改正的不好习惯。你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在我的督促下很好的坚持了21天,我是想说,在孩子不情愿的时候,他再坚持21天也不会养成习惯的,这要求自觉自律自愿,这个21天可是非常严格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当我们定下21天的目标时,很多人的心理就被设定了终点线,到那天如果发现习惯还没有养成,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这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明白这个21天真正的意义,再来坚持做这件事情,如果你有毅力,意识很好,具一些人的真实统计,真正做到坚持21天养成好习惯的,最少也要基本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世界上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容易与否还是要看个人的修为。当然,坚持住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鸽子的实验到此还没有结束,在改变鸽子坏习惯的消退过程中,如果科学家无意间又让鸽子在坏习惯出现时吃到了一次食物,这相当于又强化了一次鸽子的坏习惯,科学家发现,这样的强化行为会导致鸽子的坏习惯更难改变,甚至永远无法改变。这段话具有的教育意义,如果父母可以理解,必将成为培养孩子习惯成败的关键所在。不知道家长们是否可以理解?

很多家长知道吃糖对身体不好,而孩子经常在家中偷吃,或哭闹着让宠爱自己的家人为自己买糖吃,当家长决定为孩子改变吃糖的习惯时,决定从此不再给孩子吃糖,可是坚持了几天,孩子这天因其他事情表现不错,或孩子苦苦哀求,或孩子大哭大闹,导致家长松了一次口“算了,就再满足你一次吧!”,最终在孩子改变吃糖习惯的过程中又吃到了糖。

你这样的行为就相当于鸽子在改变坏习惯的时候,无意中又让鸽子吃到了食物一样,这会强化孩子的坏习惯。所以这样的家长在改变孩子坏习惯的时候,总是坏习惯越改越严重,甚至一辈子都改不掉。这可不能怪孩子,要怪就怪我们自己,没有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式。

说不给孩子吃糖,结果却因种种原因导致中途破坏了规矩,这属于家长教育孩子时言行不一的体现。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会经常出现以下三种危害大的教育问题:

1、家庭中教育的不统一

父母之间、与老人之间的教育不统一,一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其他家长跑来劝阻、护短。这在教育中的害处非常大,孩子都是利己主义者,孩子明白谁会向着他、护着他,孩子认为谁护着他谁就是正确的。之后出现教育问题,孩子自然会跑到保护自己的家长身边。

这种教育的不统一,非常容易造成强化孩子坏习惯行为的发生,你会发现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坏习惯会越改越难,孩子的坏毛病、坏习惯也是越教育越多。

如果你无法让家庭中所有成员做到完全一致,最起码也要基本保持一致,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袒护、护短,不要否认另一个人的教育,就算当时有什么意见也要先藏起来,等孩子不在的时候,你们再内部商讨做出一致的决定。

2、自己的言行不一

家长总是喜欢吼孩子、吓唬孩子、欺骗孩子,经常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怎么怎么样、你再打人我就怎么怎么样之类或类似的话,可是家长总是在一次一次的说,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做,但父母却从来没有真的像吓唬时说的那样去做过。很多家长还会总是标准不一,自己做的却不让孩子做,比如:自己玩着手机,还总教育孩子,手机对眼睛不好不能玩,看到孩子在玩时还会严肃的批评孩子。

虽然以上这两种情况家长看起来是很严格,其实是一点教育原则都没有的。你的这些出尔反尔和恐吓,在教育中就是言行不一,这不仅不会改变孩子的坏习惯,还会加剧不良习惯的形成。

虽然有时孩子还小,你可能会吓得住孩子,可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是会知道你在吓唬他、在欺骗他。

你每说一次假话,在孩子的心里你的话就失去一份价值,直到孩子再也不把你的话放在心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不停的说,而孩子却把说的话当耳旁风的原因。不仅如此,这还极易导致孩子走向叛逆。

3、不会反思

很多家长总认为自己曾经接受的家庭教育不算成功,现在自己长大当了父母,所以下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不能再经历我们那时候的错误教育。我们的想法是对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去为了孩子或为了做好教育,给我们的大脑充电学习,而是凭借着曾经父母对自己的教育认识去教育孩子。还总是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就像这只“迷信的鸽子”一样,总是认为自己做的这些奇怪动作才是获得食物的原因。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是来自以往的传统经验,或是只是对自己以往教育的自我认识而已,可是这些传统经验和自我认识,在科学上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不懂得自我反思,就会在教育中成为老顽固,最终必定会害了孩子。

以上三点在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也是导致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我们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们在改变孩子行为习惯的时候总是失败了吗!?我们总结一句话把它记住:儿童已经养成的习惯在消退过程中,如果偶尔得到强化,消退过程不但会失败,而且会促进强化行为的发生。

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还要动员整个家庭成员,我们要把教育贯穿到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中,这些细节体现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懂教育和不懂教育的家庭在这些细节上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两者家庭中产生的孩子也必定存在很大的差别。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那就请关注我吧!支持我的朋友不需打赏,点个“喜欢”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